2025年11月18日,全球央行阵营呈现显著分化态势。美联储内部就12月降息议题爆发激烈博弈,成为当日市场焦点;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维持此前政策基调不变,而新兴市场则延续近期宽松节奏,各国央行因经济基本面差异,政策选择正走向不同方向,深刻影响全球金融市场预期。
美联储内部的降息分歧在18日达到新高度,核心官员密集发声形成鲜明对峙。鸽派代表理事沃勒在公开演讲中明确表态,支持12月会议再降政策利率25个基点。他强调核心通胀已接近2%目标,劳动力市场疲软迹象明显,高利率正加重中低收入家庭债务压力,且现有数据趋势足够支撑降息决策,即便推迟发布的9月非农报告也难以改变其立场。
作为平衡,美联储副主席杰斐逊持谨慎态度,虽承认就业下行风险上升,但未明确支持12月降息,强调货币政策需接近中性水平,应采取“逐会决策”的审慎方式。鹰派阵营态度更加强硬,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直言12月将“明确反对降息”,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也警示过早宽松可能强化通胀粘性。受此影响,CME“美联储观察”数据显示,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降至42.9%。此外,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聚焦流动性风险,其相关表态暗示美联储或即将调整资产负债表操作,以应对回购市场压力。
其他发达经济体央行暂维持政策稳定。欧洲央行此前已于10月第三次暂停降息,维持存款利率2%不变。市场普遍预测其12月大概率延续当前利率水平,因欧元区通胀与经济增长同步回升,降息进程基本宣告结束,短期内无需通过政策调整干预经济运行。日本央行虽未在18日有新动作,但此前10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已释放加息信号,多名委员认为政策利率正常化的条件基本具备,后续将密切跟踪基础通胀走势,其政策转向与美联储的宽松倾向形成鲜明反差。
新兴市场央行则延续近期的宽松步伐。此前11月7日墨西哥央行刚将利率降至7.25%的近两年低位,波兰央行也完成年内第五次降息。在10月末美联储降息后,阿联酋、卡塔尔等中东多国央行已集体跟进降息25个基点。市场分析指出,泰国、韩国等国大概率在年底前跟进降息,新兴市场凭借更大的降息空间和缓解的通胀压力,正通过宽松政策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吸引全球资本流入本币债券和股票市场。
18日全球央行动态清晰展现出当前货币政策的“十字路口”格局。美联储的政策分歧可能削弱市场对政策路径的稳定预期,发达经济体政策节奏分化,而新兴市场的宽松潮则持续推进。后续需重点关注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表决结果,以及日本央行加息落地时机,这些动向将成为影响全球金融市场走势的关键变量。
(亚汇网编辑:冰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