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香港股市:恒生指数跌0.92%或244.07点,报26241.83点,全日成交额为2096.44亿港元;恒生国企指数跌0.94%,报9267.56点;恒生科技指数跌1.8%,报5837.36点。全周来看,恒指累涨1.29%,国指累涨1.08%,恒科指数累跌1.2%。东吴证券指出,尽管美国科技龙头会影响港股AI科技交易节奏,但从中长期看当前港股科技点位有吸引力。考虑科技龙头内卷接近尾声,该行认为明年一季度港股EPS会边际回升。此外,当前市场交易情绪回落,风险偏好下降,资金进攻态势减弱,部分切入防御板块,观察过去10年数据,港股红利在11-12月相对胜率提升。
大型科技股普遍承压,阿里巴巴跌近3%,腾讯跌超1%。多晶硅头部企业拟成立联合体收储,光伏股逆市走高,福莱特玻璃升9%;美国就业形势严峻引发降息预期升温,黄金股多数活跃;锂电板块走高,龙蟠科技涨超8%;部分水泥股、石油股、燃气股上扬。另一边,市场对AI估值偏高担忧升级,AI概念股普遍下挫;生物医药、芯片股等走势低迷。
本周港式市场表现
一、光伏股逆市走高
截至收盘,福莱特玻璃(06865)涨9%,报13.2港元;信义光能(00968)涨7.86%,报3.98港元;协鑫科技(03800)涨6.52%,报1.47港元;新特能源(01799)涨2.24%,报8.66港元。据财联社报道,消息人士透露,备受关注的多晶硅重组“联合体”平台正在筹划中,收购方案具体细节仍在商讨。据悉,目前规划预计成立700亿元左右规模的基金,经讨论后,将采用百亿资金撬动700亿的“承债式”方式收购。10月28日,硅料龙头企业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表示,17家龙头企业已基本同意搭建联合体,预计于2025年内完成。兴业证券认为,Q3反内卷推动硅料价格上涨,光伏主链Q3减亏已成行业趋势,光伏行业有望迎来业绩环比改善和反内卷实质性推动的双重利好。
二、锂电板块表现强势
截至收盘,龙蟠科技(02465)涨8.05%,报12.75港元;天齐锂业(09696)涨7.51%,报52.55港元;中创新航(03931)涨3.79%,报35.08港元。东吴证券近期研报指出,10月国内主流车企销量126万,同环比增长16%/9%,全年预计增长30%,26年预计超15%增长;储能需求超预期,电池供不应求,10月排产进一步提升10%,旺季再上台阶,预计11月排产仍小幅提升,高景气度延续,其中,储能需求超预期,价格已上涨1-3分/wh,预计Q4价格仍有提升空间,材料方面,6氟价格已大幅超预期上涨,铁锂涨价确定,其余材料26年涨价有望跟进,且中美关税下降、锂电管制延期,继续全面看好锂电池板块。
三、AI概念股集体走低
截至收盘,盛业(06069)跌3.33%,报10.73港元;阿里巴巴-W(09988)跌2.97%,报160.1港元;金山软件(03888)跌2.63%,报31.82港元。近期,市场对人工智能相关企业估值偏高的担忧升级。据悉,OpenAI首席财务官Sarah Friar一场活动中表示,公司正在寻求构建由银行、私募基金以及联邦政府“兜底”或“”组成的生态体系,以帮助公司为其巨额芯片投资提供融资支持。有分析认为,这番言论迅速将“AI泡沫”话题推至市场焦点,甚至被解读为“美国政府要为AI巨头收拾烂摊子”,引发市场对AI行业估值合理性的担忧。华泰证券指出,AI革命无疑将极大推动生产力和改变生产关系,这也是过去三年市场最核心的主线。但近日有关AI泡沫的讨论开始增多,叠加海外科技股较高的估值,以及美国政府停摆等,不排除短期波动增大风险。国信证券表示,随着美股巨头陆续发布三季报,AI对互联网巨头广告业务场景、云计算场景和企业效率方面的作用依然明显,各公司依然保持积极的投资力度,但市场开始逐渐增加关注巨额CAPEX背后的ROI表现。国内大厂的资本开支压力远小于海外,且AI对其相关业务的带动同样明显。
四、东岳集团(00189)全天走高,截至收盘,涨7.85%,报10.71港元
A股市场有机硅概念今日爆发,东岳硅材涨停。据报道,今年来,在光伏“反内卷”背景下,头部多晶硅企业筹划组建一个联合体,以淘汰部分产能,并清偿业内积累的负债。11月6日,记者从接近多晶硅收储事项的人士处了解到,各方合计出资额可能在200亿元至300亿元,具体尚不确定。
五、固生堂(02273)表现亮眼,截至收盘,涨7.27%,报29.8港元
固生堂公布,继8月董事会决议购回总价最多3亿港元的股份,昨日董事会决议进一步行使购回授权,适时于公开市场购回股份,再次增加最多3亿港元。董事会认为,建议股份购回可提升股份价值,亦可表明董事会对其长期业务前景充满信心。
本周港股市场盘点
一、中国中免(01880)延续涨势,截至收盘,涨4.35%,报70.75港元
今年12月18日,海南自由贸易港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中信建投指出,海南封关即将落地,海南有望迎来对外开放新篇章。离岛免税政策依旧是海南消费市场核心支柱,岛民即买即提及国际旅客纳入将推动离岛免税恢复发展,出入境免税政策打通市内免税店堵点,免税行业迎来新的五年发展。
二、小鹏汽车-W(09868)再度活跃,截至收盘,涨1.68%,报90.9港元
11月6日,小鹏X9超级增程开启预售。新车分为两个版本,其中,Max版预售价35万元起,Ultra版预售价37万元起。新车将于本月正式上市。当晚,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在发布会上再次现场证明了小鹏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的内部没有人。
三、小米集团-W(01810)再度承压,截至收盘,跌2.76%,报42.24港元
据高盛主经纪商业务最新数据显示,对冲基金对小米的空头押注在过去一周激增53%。对冲基金的反馈认为,小米"至少在短期内是共识性的做空/卖出标的,因为缺乏催化剂"。高盛研究团队近期下调小米目标价,给出的理由包括:存储芯片价格上涨压制智能手机毛利率、AIoT业务增速放缓至个位数、电动车二期工厂延期影响交付。
四、东阳光药(06887)盘中涨近5% 自研乙肝小核酸新药国内获批临床
东阳光药(06887)盘中涨近5%,截至发稿,涨3.25%,报48.88港元,成交额2328.66万港元。消息面上,国家药监局公开信息显示,东阳光药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小干扰RNA(siRNA)疗法HECN30227,已于近期获批开展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临床试验。值得注意的是,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公示,广东东阳光药业按化药注册分类申报的盐酸芬戈莫德胶囊获批上市,并拿下国内首仿。成功打破原研独霸格局。
五、乐舒适(02698):香港公开发售获1813.77倍认购 预计11月10日上市
乐舒适(02698)发布公告,公司全球发售9088.4万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最终发售价为每股26.2港元,全球发售净筹约22.29亿港元。每手200股,预期股份将于香港时间2025年11月10日(星期一)上午九时正开始在联交所买卖。其中,香港公开发售获1813.77倍认购,国际发售获34.33倍认购。
市场机构观点预测
一、申万宏源:抢跑26年景气展望的行情不断演进
申万宏源发布研报称,港股相对A股有超额收益的两个阶段:1. 产业趋势发酵阶段,港股龙头代表性更强;2. 中国资产总体占优,且结构主线清晰的阶段,港股更可能好于A股。继续看好,四季度反弹波段,恒生科技高弹性占优。
二、海通国际:黄金税收新政提升整体税负 品牌提价向终端传导
海通国际发布研报称,2025年11月1日,财政部与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财税〔2025〕11号),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至2027年12月31日止。11月3日各大黄金珠宝品牌商普遍上调售价约5%–6%,以部分转嫁新增税负。此后,随着国际金价回落,品牌方又相继下调价格。该行预计,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作用下,国内黄金珠宝价格将呈现动态调整态势,建议持续跟踪后续政策落地效果与行业变化。
三、高盛:华虹半导体(01347)第三季经营亏损收窄兼胜预期 维持目标价117港元
高盛发布研报称,将华虹半导体(01347)2025年每股盈利预测下调2%,主要反映第三季每股盈利略低于预期;2026至29年毛利率预测上调0.4、0.3、0.2及0.1个百分点,期内资本开支预测平均上调1%至2%;目标价维持117港元,维持“买入”评级。华虹半导体第三季收入6.35亿美元,同比及按季分别增长21%及12%,符合指引;毛利率13.5%,相较次季10.9%及去年同期12.2%有所改善,超越公司指引及该行与市场预期。经营亏损收窄至1500万美元,优于市场预期,而净利润2600万美元则较该行预期低13%,但高于市场预期,源于税务支出增加。公司指引第四季为收入按季增长2%至4%,毛利率达12%至14%,反映持续复苏。以中值计算,收入指引较该行及市场预期低7%及1%,毛利率指引中值则较该行及市场预期高出1及1.7个百分点。
四、光大证券:维持港交所(00388)“增持”评级 交投活跃推动业绩连续第三个季度创新高
光大证券发布研报称,港交所(00388)攻守兼备的稀缺标的,维持“增持”评级。24年9月以来,港股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财务业绩创历史新高,当前市场情绪依然保持高涨,四季度ADT有望延续较好增长态势;同时,政策支持下更多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以及中概股回流亦有望持续为港股市场带来新交易增量。该行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73/185/195亿港币,当前股价对应25-27年PE估值为32X/30X/28X。
五、中邮证券:泛娱乐行业景气度高 集换式卡牌潜在市场空间大
中邮证券发布研报称,中国泛娱乐行业快速扩张,其中集换式卡牌过去五年复合增长率超50%,与“吧唧”一样发展为“谷子”中的重要品类。泛娱乐行业景气度高,而集换式卡牌仍处于发展初期,潜在空间大;相比其他泛娱乐产品,集换式卡牌单价低,购买频次高,易于获得年轻消费者喜爱。随着中国卡牌行业逐渐成熟,卡牌作为内容衍生品将与IP生产方联系更加紧密,同时TCG有望借助手游等方式助推卡牌扩圈。
(亚汇网编辑:书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