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核心表现:指数领涨两市,个股普涨格局显现
  
	
11月4日科创板市场强势反弹,成为A股主要指数中表现最亮眼的板块。截至收盘,科创50指数报1386.25点,较前一交易日大涨3.49%,涨幅显著跑赢上证指数(0.83%)、深证成指(1.80%)及创业板指(2.28%)。全市场维度看,科创板573只个股中498只实现上涨,上涨比例达86.91%,呈现全面普涨态势。
  
	
具体来看,板块内涨幅分化有序:32只个股单日涨幅超10%,其中半导体设备、AI芯片相关标的表现尤为突出;156只个股涨幅介于5%-10%之间,覆盖新能源材料、高端制造等多个赛道;仅75只个股小幅下跌,且跌幅普遍控制在3%以内,显示市场抛压温和。
  
	
从成交活跃度看,科创板当日成交额达89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26亿元,环比增幅16.5%,资金参与热情显著升温。这一放量上涨态势与近期科创板50ETF连续3日获资金净流入形成呼应,合计加仓规模达4.5亿元,反映长线资金对板块估值修复机会的认可。
  
	
二、资金动向:主力逆势净流入,大宗交易活跃度提升
  
	
1.主力资金:半导体龙头获重点加仓
  
	
在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37.19亿元的背景下,科创板逆势实现2.1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成为少数获资金主动布局的板块。从个股看,资金集中流向半导体产业链核心标的:
  
	
中微公司以2.15亿元净流入居首,公司作为半导体设备龙头,受益于国产替代加速与晶圆厂扩产周期;
  
	
绿的谐波、中芯国际紧随其后,分别获1.56亿元、1.20亿元资金加持,前者聚焦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后者作为晶圆制造龙头业绩韧性凸显。
  
	
净流出方面,寒武纪当日净流出1.70亿元,尽管公司股价微跌0.02%,但短期获利盘兑现压力显现;海光信息、金山办公分别净流出9206.63万元、6214.03万元,资金分歧主要源于前期涨幅较大后的估值消化需求。
  
	
2.大宗交易:澜起科技成交居首,多股折价成交
  
	
11月4日科创板大宗交易市场共发生31笔交易,涉及15只个股,合计成交额3.26亿元。其中,澜起科技以1.40亿元成交额成为当日大宗交易焦点,共成交258.60万股,成交价格54.10元,较收盘价折价18.09%,反映部分股东存在短期减持需求。
  
	
折溢价结构显示,多数交易呈现折价特征:威迈斯、四方光电、华光新材折价率均超20%,分别达23.91%、21.04%、20.57%;仅科德数控1只个股实现平价成交。值得注意的是,发生大宗交易的个股整体表现强劲,平均涨幅达3.53%,大地熊、伟测科技、伟创电气等涨幅均超6%,显示市场对优质标的承接力较强。
  
	
三、领涨逻辑:半导体业绩高增,政策预期催化行情
  
	
1.业绩驱动:三季报验证产业链景气度
  
	
科创板半导体板块的强势表现源于三季报披露的业绩高增韧性。作为板块龙头的海光信息前三季度营收达94.9亿元,同比增长54.65%,归母净利润19.61亿元,同比增长28.56%,合同负债高达28亿元,彰显订单储备充足。
  
	
产业链协同增长特征显著:芯动联科前三季度净利润增幅预计达56.43%-91.19%,泰凌微净利润增速118%,伟测科技单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4.4%,全链条多点开花印证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
  
	
2.政策与资金共振:科技自主导向强化配置价值
  
	
政策层面,“十五五”规划对科技自立的强调持续发酵,半导体设备、AI芯片等“卡脖子”领域获重点支持,推动资金向硬科技赛道集中。资金层面,科创板50ETF的持续加仓与主力资金的逆势流入形成共振,叠加板块当前估值仍低于历史中枢15%,具备估值修复空间。
  
	
机构观点显示,东吴证券等认为,科技浪潮下AI应用与半导体国产替代的中期确定性较强,短期业绩兑现与政策催化将共同推动板块行情延续。
  
	
四、后市展望与关注焦点
  
	
短期来看,科创50指数放量突破1380点关键阻力位,且个股普涨格局下市场情绪回暖,预计将维持震荡偏强态势,半导体设备、AI芯片等核心赛道有望持续领涨。中长期而言,随着三季报业绩验证与科技政策落地,板块结构性机会将进一步凸显。
  
	
核心关注:一是后续半导体企业三季报披露情况,重点验证产业链景气度传导;二是科创板做市商制度优化进展,若流动性改善政策落地将进一步激活市场;三是北向资金流向与ETF申赎动态,作为板块资金面的重要风向标。
  
	
(亚汇网编辑:章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