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挑战 ASML,俄罗斯公布国产极紫外光刻设备长期路线图

文 / 小亚 2025-09-28 12:39:02 来源:亚汇网

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拟研发的EUV系统并未复刻ASML设备的架构,而是计划采用一整套完全不同的技术方案:混合固态激光器、基于氙气等离子体的光源,以及由钌和铍(Ru/Be)制成的反射镜——这类反射镜可反射11.2纳米波长的光线。与ASMLEUV设备使用锡滴不同,俄罗斯方案选用氙气作为光源材料,可消除损害光掩模的碎屑,从而大幅降低设备维护需求。同时,相较于ASML的深紫外(DUV)设备,该方案通过降低系统复杂度,规避先进制程中所需的高压浸没式液体与多重曝光步骤。亚汇网注意到,该路线图包含三个主要阶段:1、第一阶段(2026-2028年):研发可支持40纳米制程的光刻机,配备双反射镜物镜,套刻精度达10纳米,曝光场尺寸最大为3×3毫米,晶圆吞吐量超过5片/小时。2、第二阶段(2029-2032年):推出可支持28纳米制程(具备升级至14纳米的潜力)的扫描光刻机,采用四反射镜光学系统,套刻精度提升至5纳米,曝光场尺寸为26×0.5毫米,吞吐量超过50片/小时。3、第三阶段(2033-2036年):目标实现亚10纳米制程生产,采用六反射镜配置,套刻精度达2纳米,曝光场尺寸最大为26×2毫米,设计吞吐量超过100片/小时。在分辨率方面,这些设备预计可覆盖65纳米至9纳米范围,能够满足2025-2027年间当下及未来众多关键层的制造需求。每一代设备均会提升光学精度与扫描效率,且据推测,其单位成本结构将显著低于ASML的TwinscanNXE与EXE平台。值得注意的是,研发团队声称将极紫外技术应用于成熟制程(trailingnodes)可带来多项意外优势。但他们并未提及使用11.2纳米波长激光器所面临的复杂性,包括特殊的反射镜、专用的反射镜抛光设备、适配的光学器件、定制化光源、专用电源以及光刻胶等。而11.2纳米在极紫外光刻领域属于非行业标准波长。总体而言,这份路线图或许勾勒出了俄罗斯通过规避传统EUV技术限制、实现芯片制造自主化的发展计划。但该计划的可执行性仍不明确,因为其需要实现对整个行业的技术跨越。该系列设备并非以超大规模晶圆厂的最大吞吐量为目标,而是旨在满足小型晶圆厂的高性价比需求。由于无需采用浸没式技术或锡基等离子体,这套俄罗斯光刻系统具备清洁、高效且可扩展的特点,或许还能吸引当前被排除在ASML生态之外的国际客户。若该项目完全落地,有望以显著更低的资本与运营成本,支撑国内外先进芯片的制造与出口。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亚汇网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