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2025年9月中旬,原油市场动态频繁,诸多关键因素相互交织,深刻影响着油价走势与市场格局,以下为您梳理近期原油市场要闻。
一、国际油价涨跌互现
截至9月13日收盘,美国WTI10月原油期货电子盘价格周六收盘上涨0.32美元,涨幅0.51%,报62.69美元/桶;11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收盘上涨0.62美元,涨幅0.93%,报66.99美元/桶。而到了9月14日,国际油价实时数据显示,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0.39美元/桶,WTI美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17美元/桶。前期油价走势波动剧烈,呈现先涨后跌又反弹的态势。此前,美国原油库存降幅超预期以及地缘局势反复,曾支撑国际油价震荡上行,但随后市场对欧佩克+增产的担忧,以及对美国石油需求减弱的预期,又使得国际油价连续收跌。整体来看,近期油价在多空因素博弈下,缺乏明确的单边走势指引。
二、OPEC+增产计划推进
9月7日,OPEC+会议决定自10月起月度增产13.7万桶/日,提前撤销前期的减产计划。这是OPEC+开启的第二轮复产,对市场有较大的利空意义,此前该组织已计划暂停增产,当前则逐步把166万桶/日的减产量逐步增加回来。市场此前已普遍预期将再次增产,不过本次批准的增产幅度远低于9月的每日54.7万桶,显示出增产力度有所减弱。但与会代表强调,未来增产节奏将取决于全球需求变化,若消费需求未能跟上,该组织将保留调整节奏的灵活性。这一决策在全球主要央行降息的背景下作出,降息支撑经济复苏,为原油供应增长提供了空间,同时OPEC+旨在应对美原油产量的急剧增长,确保在全球能源市场的竞争力。
三、供应端制裁收紧
供给端制裁收紧对原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近期美国对伊朗油品贸易收紧,2025年8-9月,美国陆续制裁多艘参与伊朗油品转运的油轮。截至2025年9月6日,全球受制裁油轮合计运力10231.68万载重吨,较2025年年初水平提升84.08%,占全球油轮运力比重从2025年初的8.30%提升至2025年9月6日的15.06%。制裁导致油轮运力收紧,不仅影响伊朗油品出口,也增加了原油运输成本,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全球原油供应链。不过,尽管制裁趋严,伊朗通过与部分国家建立人民币结算体系等方式,仍在维持部分原油贸易。与此同时,非OPEC+国家中,南美洲成为全球原油供应增长的主要来源地,巴西、圭亚那和阿根廷等国原油产量增长显著,委内瑞拉原油生产也出现复苏势头,进一步改变全球原油供应格局。
四、需求端表现分化
从需求端来看,全球原油需求呈现分化态势。中国原油进口量在7月实现0.47亿吨,同比增长11.48%,1-7月累计进口量达3.27亿吨,同比增长2.8%,显示出中国市场需求的韧性。但美国市场则表现不佳,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报告显示,上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390万桶至4.246亿桶,加重了供应过剩担忧,也反映出美国市场需求疲软。此外,当前正处于传统燃油消费旺季向淡季过渡时期,欧美驾驶季和中东燃油发电季即将结束,北半球炼厂也将陆续迎来秋季检修,全球石油需求呈现由旺转淡走势。美国8月消费者价格录得7个月来最大增幅,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意外上升,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在下周降息以刺激增长,未来或间接利好原油需求,但短期内难以改变需求疲软现状。
五、国内油价调整预期
国内方面,按照十个工作日为一次油价调整的规则,2025年第19轮油价调整周期已开启3个工作日。受到近期国际油价涨少跌多的引领,目前预计下调油价55元/吨,折合升价计算,下跌0.04元左右。若后续国际油价不出现大幅波动,国内油价在9月23日24时进行调整时,或迎来下跌。此前,2025年前8个月油价走势起伏,5月创出今年新低价,6-7月出现连续三次上涨,7月中旬到8月连续下跌,9月首次油价调整由大涨变为搁浅。此次若油价下跌落实,将对国内消费者和相关行业成本产生一定影响。
综合来看,当前原油市场多空因素激烈博弈,供应端增产与制裁并存,需求端分化明显,国际油价走势充满不确定性。投资者与相关行业需密切关注OPEC+后续增产节奏、地缘政治局势演变以及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对原油需求的影响,以便及时调整策略,应对市场变化。
(亚汇网编辑: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