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美国民间就业数据强于预期,投资者仍寻求避险,国际现货黄金日内涨超1%,并一度重回3990美元关口上方,但未能站稳此处,截至目前,黄金报价3970.97。
美最高法院关税案辩论开幕,保守派首席大法官等人对关税合理性发出质疑,特朗普胜诉概率降低。贝森特对胜诉持乐观态度。
美国10月ADP就业人数增加4.2万人,为2025年7月来最大增幅,高于市场预期的2.8万人。美国10月ISM非制造业PMI录得52.4,为2025年2月以来新高。
民主党轻松击败共和党候选人,赢得了弗吉尼亚州和新泽西州州长选举,特朗普将选举失利归咎于政府停摆,再要求终止“冗长辩论”,还称美股将再创新高,预计第三季度GDP增长4.2%或更高。
两位民主党领袖致信特朗普寻求面对面谈判,特朗普仍坚持在民主党投票支持重启政府前,不与其展开谈判。因停摆,全美40个主要机场运力将削减10%。
美联储理事米兰:继续降息仍然是合理的;(评ADP)政府停摆前的就业市场趋势似乎依然存在。
普京:若美恢复核试验,俄将采取对等反制措施;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华盛顿正计划进行核试验,俄罗斯必须立即着手准备核试验。
克宫:普京与特朗普近期无对话计划。
机构观点汇总
荷兰国际银行:尽管短期波动可能持续存在,但国际现货黄金的下行空间有限
国际现货黄金在10月因零售投资者涌入而飙升至4300美元以上的历史新高,但此后由于获利了结、风险情绪改善以及美国政府持续停摆导致投资者头寸调整不确定性,价格已回落至4000美元以下。价格回调的同时,黄金ETF也出现了资金外流。尽管近期价格出现回调,我们仍对国际现货黄金前景持乐观态度,宏观顺风和基本面均指向2026年黄金有进一步上行空间。
三季度黄金需求创历史新高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第三季度全球黄金需求达到1313吨,是有记录以来最强劲的季度总量。这一激增是由强劲的投资需求推动的,包括通过交易所交易基金、金条和金币进行的购买,以及各国央行的大量买入。
投资需求推动三季度需求增长
ETF投资者增加了222吨黄金持仓,标志着数年来最大的季度资金流入。金条和金币需求依然强劲,达到316吨。与此同时,央行购买了220吨,较第二季度增长近30%,主要受新兴市场引领。但珠宝需求同比下降19%至371吨,这是连续第六年同比下降,因为创纪录的价格抑制了消费。然而,按价值计算,珠宝支出增长13%至410亿美元,较高的价格抵消了销量的疲软。
央行需求依然旺盛
央行仍然是黄金需求的关键支柱。第三季度,央行在连续两个季度购买放缓后加快了购买步伐。该季度估计他们购买了220吨黄金,比第二季度总量高出28%,较五年季度平均水平高出6%。展望未来,黄金的一个关键下行风险是各国央行决定出售其储备。然而,我们相信央行购买行为的转变更具结构性,随着货币储备策略的转变,它们将继续增加黄金储备。
前景依然乐观
我们认为此次回调是健康的,而非趋势逆转,任何进一步的疲软都可能吸引零售和机构买家的重新兴趣。我们预计随着利率下降,ETF购买将恢复。我们也预计各国央行将继续增加黄金储备。我们预计国际现货黄金的下行空间有限,本季度均价为每盎司4000美元,明年第一季度为每盎司4100美元,尽管短期波动可能持续存在。
分析师Julian Pineda:犹豫不决仍主导国际现货黄金市场,主要受这两大因素驱动
在过去的五个交易日中,黄金波动幅度约为2%,但并未确立明确方向以突破其短期中性态势。目前,犹豫不决仍占主导地位,这主要受两个因素驱动:被视为黄金首要避险替代品的债券市场的表现,以及各央行管理储备的新策略。这两大因素都引发了一种市场尚未在价格中完全反映的不确定性。除非出现相关的催化剂,否则在未来的交易时段中,中性态势很可能将继续主导国际现货黄金的走势。
债券是国际现货黄金的敌人吗?
最近几周金价向4000美元区域回调的背后,最具影响力的因素之一是对美国10年期国债需求的上升,这是黄金在短期内的主要避险替代品之一。近期,市场对美联储将维持中性利率政策的预期推动了国债收益率的反弹,目前收益率徘徊在4.1%左右,这是自9月底以来未曾见过的水平。此次上涨反映了在经历了前几个月的下跌之后收益率的稳步回升,并已开始使债券投资更具吸引力,这反过来又降低了投资者短期内对黄金的兴趣。
需要指出的关键点是,通过比较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近期的稳步上升与黄金在最近几个交易日的价格走势,可以看出这两种资产之间存在明显的反向关系。目前,其负相关系数为-0.61,表明在短期内存在中度至强度的负相关性。随着国债收益率开始回升,黄金价格持续表现出疲软态势。必须记住,这种相关性可能会随时间而变化。
央行能主导长期趋势吗?
贵金属正日益被视为一种价值储存手段。各国央行增加其黄金敞口,增强了黄金作为对冲资产的可信度,不仅是对这些机构而言,对其他市场参与者也是如此。尽管这一因素本身并未在短期内提振市场信心,但它确实表明,如果央行的购买量持续增长,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引发对黄金更强劲的需求。
投资总监Russ Moul:国际现货黄金牛市常伴多次小回撤,周期性调整不改其看涨前景
国际现货黄金正处于自1971年以来的第三次主要牛市中。尽管前两次牛市均经历大幅回调,但政府债务、地缘政治、美元和通胀等因素可能推动当前周期金价上涨。过去十二个月金价上涨45%,远超日经225指数、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和恒生指数,引发对金价泡沫的担忧。近期金价从历史高点回落,但短期回调未必意味着上涨周期终结,1971-1980年和2001-2010年的两次牛市均经历过多次回调,但这些回调最终并未阻止更大的涨幅。
1971-1980年首次牛市始于尼克松总统退出金本位并废除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金价从1971年的35美元飙升至1980年的835美元。期间出现三次超过20%的深度调整和五次10%-20%的中期修正,过程并不平顺。1980年代后,美联储主席沃尔克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联手对抗通胀,加上欧美放松管制、中东局势缓和与油价回落,黄金进入沉寂期。当时高达两位数的利率使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变得难以承受,导致金价在1980年代大幅回落。
2001年金价在250美元触底后开启第二次牛市,吸引科技泡沫破裂和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投资者寻求避险。面对零利率政策、量化宽松和资产负债表扩张,黄金成为理想价值储藏手段。期间经历2006年和2008年两次熊市考验,以及五次超过10%的修正。黄金于2011年触及1900美元峰值,随后在2015年跌至1000美元,因央行在金融危机后重拾控制权。
当前牛市同样伴随周期性调整,2022年金价暴跌超过20%,过去七年中五次超过10%的修正显示波动性始终存在。不断膨胀的政府债务和利息支出,促使黄金投资者预期央行可能重启宽松政策。加之各国央行减持美债和美元资产、地缘政治风险和财政政策压力,这些因素共同推动金价上涨。投资者可能需要等到这些风险因素显着缓解才会重新转向风险资产。
判断金价是否接近周期峰值的关键指标是其可负担性,即观察一个家庭年收入能购买多少黄金。1971年废除布雷顿森林体系前,一盎司黄金仅占美国家庭平均年可支配收入的约1%。这个数字在1980年末,即1970年代黄金大牛市结束时,达到了9%以上的峰值。当前近6.5%的水平表明黄金可能继续上涨,特别是如果通胀开始抬头并带动收入增长。
Sprott Inc.高级管理合伙人Ryan McIntyre:国际现货黄金可能正面临价格难以突破4000美元的困境,但仍具有买入的良好契机
黄金市场可能正面临价格难以突破4000美元的困境,动能资金持续获利了结,但支撑金价上月创历史纪录的条件依然稳固。尽管金价短期内可能继续盘整,但长期仍有显着上行空间。鉴于国际现货黄金和白银9月至10月的抛物线式上涨,市场需要健康回调来冷却过热情绪。我将价格回落视为建立贵金属核心持仓的战略机会。
从宏观环境看,推动金价上涨的避险需求依然强劲。地缘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仍能支撑金银价格。所有驱动因素仍在,且仍有大量投资者尚未参与或对金银配置不足。同时,要对主权债务问题保持警惕。美国债务现已突破38万亿美元,上月政府债务增长1万亿美元,创历史最快纪录。在这种环境下,维持黄金战略配置比例10%依然合理,即使金价接近4000美元也仍具性价比。
任何投资决策都需对比机会成本。比较各类资产估值后,黄金仍是风险回报比最佳的选择之一,作为抵御全球货币贬值的终极工具,黄金将持续吸引资金流入。我预计黄金将继续吸引投资者关注,因其仍是抵御全球法币贬值的最佳资产。近期美元指数重返100点,但我认为这并非根本性利空。美元走强主要反映欧元、加元和英镑等货币的自身问题,货币贬值本质是全球性的,只是通过相互比较被掩盖。实际上,购买力正在持续流失,在寻找对冲工具时,黄金是唯一经历史验证的有效方案。
机构投资者对货币贬值的担忧已到临界点,这为黄金市场带来新买家。数据显示,哈佛管理公司已在第二季度建仓1亿美元SPDR黄金ETF。随着11月14日13F报告提交截止日期临近,第三季度将涌现更多机构增持黄金的证据。目前GLD机构持仓量较上季度激增42.19%(占流通股)。
(亚汇网编辑:林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