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原油市场今日分析:库存意外增加释放累库信号!机构警告OPEC+退出减产道阻且长 供应压力高企

文 / 林雪 2025-11-06 13:07:11 来源:亚汇网

 亚盘市场行情

  原油连续第三天延续跌势,跌破每桶60.00美元的关键关口,触及一周低点,此前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最新报告显示库存增加大于预期。截至目前,WTI原油报价59.66美元,Brent原油报价63.59美元。

  原油市场基本面综述

  美最高法院关税案辩论开幕,保守派首席大法官等人对关税合理性发出质疑,特朗普胜诉概率降低。贝森特对胜诉持乐观态度。

  美国10月ADP就业人数增加4.2万人,为2025年7月来最大增幅,高于市场预期的2.8万人。美国10月ISM非制造业PMI录得52.4,为2025年2月以来新高。

  民主党轻松击败共和党候选人,赢得了弗吉尼亚州和新泽西州州长选举,特朗普将选举失利归咎于政府停摆,再要求终止“冗长辩论”,还称美股将再创新高,预计第三季度GDP增长4.2%或更高。

  两位民主党领袖致信特朗普寻求面对面谈判,特朗普仍坚持在民主党投票支持重启政府前,不与其展开谈判。因停摆,全美40个主要机场运力将削减10%。

  美联储理事米兰:继续降息仍然是合理的;(评ADP)政府停摆前的就业市场趋势似乎依然存在。

  普京:若美恢复核试验,俄将采取对等反制措施;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华盛顿正计划进行核试验,俄罗斯必须立即着手准备核试验。

  克宫:普京与特朗普近期无对话计划。

  机构观点汇总

  毕马威美国能源:持续低于50美元的油价将使多数页岩油企业难以盈利

  美国原油市场正从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率提升中获益,使企业能在活跃钻井数量减少的情况下维持高产量。许多企业具备内置韧性,相对能抵御短期价格波动。假设油价维持现状,规模优势使超级巨头能够维持当前生产水平。大型石油公司凭借规模优势和在二叠纪盆地等低成本区域的产能,已实现显着的盈亏平衡成本降低,这使它们能够更好地抵御短期价格波动。尽管持续低于50美元的油价将使多数页岩油企业难以盈利,但头部企业仍能维持生产。面对当前价格环境,页岩油行业的理性选择是克制而非扩张,核心经营策略聚焦于资本效率和资产负债表强度,而非扩大生产规模。

  美国银行:供应过剩可能仍将在2026年之前对油价构成压力

  我们未预料到OPEC+宣布的第一季度暂停。虽然OPEC将这三个月的暂停归因于季节性因素(通常第一季度需求较少),但这无疑表明OPEC+认识到了供应过剩,并且很可能表明他们不希望油价跌得太低(即低于50美元)。预计投资者会积极看待这个可能的“底线”。这支持了我们大宗商品团队长期以来的观点,即沙特正在寻求一场漫长、温和的价格战,以期能够可持续地达到约1100万桶/日的产量。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大多数人认为2025/26年石油供应过剩是不可避免的。OPEC在4月份决定开始恢复产量加剧了这种情况。供应过剩可能仍将在2026年之前对油价构成压力。

  汇丰银行:只有当布伦特油价持续低于每桶55美元时,OPEC才会...

  OPEC+集团在其最新会议上按下的是“暂停键”,而非“停止键”。周末,OPEC+宣布12月配额增加13.7万桶/日,这是连续第三次此类增加,相当于165万桶/日自愿减产量的十二分之一。这符合市场预期和我们的预测。令人意外的是,其宣布从2026年1月到3月将暂停增产三个月,原因是“季节性因素”。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警告,需求季节性因素在第四季度和第一季度对OPEC+不利,但OPEC+迄今为止似乎决心重新获得市场份额。不应将此决定解读为OPEC+重新获得市场份额战略的重大转变。尽管多位OPEC部长发表了积极的公开声明,但季节性疲弱的第一季度需求确实是该组织真正担忧的问题。OPEC的需求预测虽然比国际能源署更为乐观,但显示全球需求从第四季度到2026年第一季度将下降100万桶/日。即使现在OPEC+已暂停增产,对于该组织逆转这一退出进程并再次减产仍持高度怀疑态度。我们预计,只有当布伦特油价持续低于每桶55美元时,它才会考虑这样做。这是因为其自身的供需平衡预测仍然远比其他机构乐观,预计2026年将出现小幅赤字,而普遍共识是大量供应过剩。

  在我们更新的供需模型中,我们假设OPEC+将从2026年5月至7月追加减产额度,相当于两个月的增产量。现在预测2026年第一季度将出现270万桶/日的供应过剩(此前为300万桶/日),2026年全年平均为210万桶/日(此前为240万桶/日)。在2025年第四季度及2026年之后的布伦特原油价格仍为每桶65美元。

  PVM石油公司:亚洲原油进口会否成为俄罗斯的“王牌”?

  当前全球市场命运似乎皆系于单一核心变量:人工智能主导着全球股市走向,而俄罗斯能源出口则决定着原油市场的命运。尽管存在中长期结构性难题,但唯有俄罗斯问题能瞬间牵引市场情绪。美国针对俄罗斯的制裁已难以忽视,这迫使土耳其、印度等买家虽在调整采购渠道,但其多元化布局更似防范未然的备用选项,而非彻底转向。普京显然希望舆论聚焦于地缘危机或极端天气,但现实是俄罗斯必须构思新的拖延策略。在耗尽停战谈判手段后,很可能重演“同意会晤→吹毛求疵→离席抗议→承受施压→重回谈判”的政治戏剧。

  从季节因素看,寒冷天气带来的价格支撑已充分计价。欧佩克+同意12月增产13.7万桶/日却拒绝在2026年初延续此政策,此举既反映对过剩的担忧,也暗含对俄罗斯产能的质疑——其基础设施遭无人机袭击后或已无力增产。尽管原油库存处于低位,但多艘满载原油的油轮尚未确定最终目的地,折射出需求端隐忧。制造业持续萎缩,韩国及美国的PMI数据均显示出口订单下滑,将矛头直指关税政策与工业信心匮乏。在此背景下,维持低库存的“现用现采”模式成为企业最优解。

  在所有不确定性中,唯一可能改变游戏规则的变量是亚洲对俄罗斯原油的进口。但这究竟会成为扭转局面的“王牌”,抑或仅是无用的“鬼牌”,至今无人能解。市场正陷入等待重大催化剂出现的观望状态,而寒冬需求与地缘政治的相互作用将决定下一步方向。

  (亚汇网编辑:林雪)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