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市场对美联储下月降息预期增强的提振,国际现货黄金大幅走高,一度较日低涨近100美元,截至目前,美元报价100.24。
俄乌局势—①美国总统特朗普:(谈及乌克兰会谈)可能有好事发生,乌克兰谈判可能正在取得进展。②德国总理默茨:本周乌克兰谈判不会取得突破。③乌克兰官员:此前的28点和平计划已不复存在,美乌已起草新的19点和平计划,但政治上最敏感的部分将留给两国总统决定。④泽连斯基:结束冲突步骤清单趋近可行,将与特朗普商讨敏感议题。
美国9月PCE将于12月5日发布,三季度GDP的二次预估数据发布仍待重新安排,初值取消发布。
据悉欧盟拒绝美国放宽技术规则以降低钢铁关税的要求。
以色列央行降息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下调至4.25%,为自2024年1月以来的首次降息。
美联储—①理事沃勒:自美联储上次会议以来,现有数据显示变化不大,通胀并非大问题。我担心的是劳动力市场,我主张在12月降息。②美联储戴利:就业市场可能突然恶化,支持在12月降息。尽管戴利今年对货币政策没有投票权,但她很少在公开场合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持不同意见。③市场出现美联储应等待非农公布,推迟12月议息时间的观点。④美联储12月降息概率升至八成。
机构观点汇总
摩根士丹利:美国宏观政策风险已“过顶峰”,2026年市场焦点将转向企业管理层
2025年美国的政策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经济与市场走向,但2026年大概率不会简单重复今年的剧本。当前影响市场的四大关键政策变量——关税、移民、财政政策与去监管——大多已被市场充分定价,或面临边际效力递减的约束。尽管关税议题仍具重要性,且政策风险在2026年依然存在,但我们认为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已过顶峰。未来的市场主导权将从宏观政策制定者转移到企业管理层手中。
我们预计明年难以推出更多财政刺激措施。随着《大而美法案》落地,受制于立法程序与党内共识匮乏,2027年前进一步推出财政刺激的空间十分有限(除非发生衰退导致被动财政反应,但我们经济学家认为这是低概率事件)。此外,中期选举之后,积极财政政策的推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统一掌控国会;一旦出现府会分立,政策僵局几乎将成为必然结果。
就中期选举本身而言,我们不认为其会成为市场走向的关键催化剂。2025年的主要政策推进多依赖于行政权力实现,我们预计这一模式仍将延续,特别是在民主党重新夺回国会至少一院的情况下。即便民主党表现超预期,可能推动一些“象征性立法”(如不赞成决议、试图将关税制定权收回国会等),但在总统否决权的制约下,这些法案最终落地的可能性极低。
摩根士丹利:美联储面临两难抉择,四大情景展望未来经济与利率路径
美联储当前面临的难题是,究竟该听从正在放缓的劳动力市场的信号,还是依旧稳健的消费支出信号?我们的基准预测采取折中路径——随着失业率温和上升,美联储将逐步降息至中性水平;同时在政策支持下,预计经济将在2025年下半年实现稳健复苏。
除了基准情景外,三个由美国驱动的替代情景将彻底改变这一展望:
情景一:需求驱动的上行
其中的特征是支出强劲,并伴随通胀攀升。此情景将导致就业市场追赶总需求,且通胀从未消退。这将迫使美联储从政策宽松转向重新加息。
情景二:生产力驱动的上行
其中的特征是AI的快速应用推动生产力爆发,带来去通胀效应。此情景伴随着生产力提高,并同步抑制了物价,使得美联储即便在经济稳健增长的情况下,仍能最终实施降息。
情景三:温和衰退
该情景由三重压力引发:关税冲击、移民政策收紧以及限制性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共同作用。尽管过往的紧缩政策会进一步抑制增长,关税壁垒也将拖累产出,但我们判断任何衰退都将是温和的,美联储无需将利率降至零即可有效应对。
日本17.7万亿日元财政刺激落地,通胀能否成为债务飙升的“遮羞布”?
日本内阁已正式批准执政联盟的经济一揽子计划,其中补正预算规模高达17.7万亿日元(约占GDP的2.8%)。这一支出规模显着高于去年的13.9万亿日元。若包含私营部门项目在内,该经济计划的总规模更是达到了42.8万亿日元。
该计划由四大支柱组成,其中应对高物价的措施占据最大份额,补正预算中将为此承担8.9万亿日元。包括危机管理与增长投资、增强防卫能力以及储备金。值得注意的是,约1万亿高盛:日元 被专门分配用于增加防卫支出。
由于补正预算中包含大量实际支出将推迟至2026财年或更晚的项目,我们预计这不仅会扩大2025的财政赤字,亦将推高2026的赤字水平。尽管部分非政府消费和投资类的措施未必直接恶化财政平衡,但在2025-26期间,相比无补正预算的情景,我们认为财政赤字占 GDP 比重将扩大超过1个百分点。 即使实施了大规模补正预算,我们预计2025财年年末的公共债务占GDP比率仍将较上年下降。日本目前处“通胀红利期”。在通胀背景下,名义 GDP(分母)持续扩张,而利息支出的增加相对有限,这种“自然下降”效应十分显着。因此,像补正预算这类临时性政府支出增加,本身不太可能动摇公共债务的可持续性。但是,如果执政联盟继续推行这种财政扩张政策(或将这些临时支出转化为永久性支出),市场对债务可持续性的担忧可能会迅速升温。我们预计补正预算的支出增加将主要通过增发国债来融资。
澳新银行:12月决议陷入空前胶着,最终决定可能是?
此前的会议纪要显示,官员们对下次会议的决定的观点主要分为三个阵营:暂停派、降息派和不确定派。暂停派的人数不少,不过并不占多数,而且多数来自地区联储主席,且不是参与投票的主要成员。而降息派的成员均拥有投票权,不确定派则更倾向于在会议前获取更多数据。对于不确定派而言,9月非农至关重要,但该数据到12月已经迟滞,我们认为影响有限,而且受制于CPI的缺席,不确定派只能通过私人部门数据来获取信息。
沃勒对12月降息的支持尤为明确,他认为外界对数据缺失的担忧被夸大,政策制定者并非因缺少部分政府数据而无从下手,私人数据与部分公共数据依然足以提供可操作的经济画像。他特别指出,劳动力市场依然疲弱,增速几近停滞,且关税影响有限,中长期通胀稳定,美联储威廉姆斯的讲话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倾向。
我们认为,自9月美联储发布经济预测以来,整体环境并无根本变化。点阵图显示2025年剩余时间的中值预期仍指向累计降息50个基点,意味着12月有望再降25个基点。在消费者情绪接近历史低位以及史无前例的政府停摆共同拖累需求的背景下,我们判断实际需求较当时官员设想更弱。因此,我们依然倾向认为12月将降息25个基点,但这一决定极可能极为胶着,并出现多位委员持不同意见。
(亚汇网编辑:林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