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以来,美联储官员密集发声,叠加10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公布,12月降息路径的分歧全面显现。从核心观点看,官员群体形成“激进降息派”“谨慎观望派”两大阵营,分歧焦点集中在通胀前景、政策紧缩程度及就业市场韧性上。结合CME“美联储观察”数据,当前市场对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67.3%,政策不确定性持续主导金融市场波动。
激进降息派以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为代表,主张通过大幅降息回归中性政策。美东时间11月3日,米兰在彭博电视采访中明确表示,美联储当前政策过于紧缩,中性利率远低于现行水平。他强调,若未来经济数据符合预期,应一次性降息50个基点,而非渐进式调整。米兰指出,信贷市场近期浮现的零散压力信号,正是政策过紧的直接体现,若持续忽视可能引发企业融资成本高企、投资收缩的连锁反应。
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的立场相对温和,但同样释放宽松倾向。作为10月降息决议的支持者,她在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的讲话中称,就业市场的下行风险已超过通胀上行风险,10月降息是政策正常化的必要步骤。不过库克明确表示尚未确定12月投票意向,强调将坚持“数据依赖”原则。对于特朗普政府关税的影响,她认为其更可能引发“一次性价格上涨”,不会导致长期通胀脱锚,这一判断为进一步降息扫除了部分障碍。
谨慎观望派以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为核心,强调政策耐心的重要性。身为2027年FOMC票委,戴利在11月中旬的公开活动中表示,今年累计50个基点的降息已让政策处于合理区间,12月会议应“保持开放态度”。她特别指出,即使部分经济数据因政府停摆缺失,也不应干扰决策的科学性,需在支撑就业与抑制通胀间寻求平衡。这一观点与10月FOMC会议纪要中“多数官员担忧通胀回落缓慢”的表述高度呼应。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虽未直接表态,但通过“政策非预设路径”的惯常表述传递谨慎信号。结合10月会议纪要,其核心顾虑在于通胀黏性——纪要显示,多数官员认为当前通胀持续高于2%目标,且缺乏及时回落的明确迹象。部分官员更担忧,进一步降息对推高通胀的作用将大于支撑就业的效果,这成为10月决议中两票反对的核心原因,其中一名反对者明确主张维持利率不变。
就业数据成为分歧的关键支撑。9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1.9万超预期,11月15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降至22万,显示劳动力市场韧性仍存。这为谨慎派提供了政策缓冲空间,却被激进派解读为“政策仍有宽松空间”的依据。值得注意的是,10月失业率升至4.4%,创2021年10月以来新高,这种“就业总量稳、失业率升”的分化,进一步加剧了政策判断的复杂性。
综合来看,11月美联储官员讲话的核心矛盾在于“经济韧性与政策滞后性”的认知差异。激进派聚焦政策过紧风险,谨慎派紧盯通胀黏性,这种分歧将持续至12月FOMC会议前。对于市场而言,需重点关注12月9日同步发布的10-11月就业报告,以及核心PCE数据,这些将成为打破当前政策僵局的关键。短期而言,政策不确定性仍将使美元指数维持震荡,黄金、美股则需依托数据动态调整对降息的定价预期。
(亚汇网编辑:章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