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舌尖上的中国2:品味美食中的初民情怀

文 / 尚桑 2014-04-24 14:41:57 来源:亚汇网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正在热播,"舌尖2"在内容上延续第一季的主题--"探讨人与食物的关系",相比上季加强了对社会文化层面的挖掘,以美食见人生,深入到一些不为人知的小乡镇,寻找快要失传的美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探寻美食的过程中思考人与周遭的关系,为人们的生活注入源于泥土、阳光、质朴人情的正能量。

  为什么观众可以在"眼泪与口水齐飞"的纪录片里看到一个更有质感的中国?因为它的画面通过食材获得、烹饪过程、品味情境三方面将人引到农业时代的审美状态中,用"味觉"串起了我们共同的"乡愁"。农业时代的审美是我们今天共同的乡愁,农业社会里的人走进都市,产生工业社会人的哀伤与无奈。农业社会在人类大历史中不一定是永恒的,但是人类迄今为止已经有一万年的农业经验了,因此,它变成了我们巨大的乡愁。这"乡愁"实际上是种"初民情怀"。

  "初民情怀"是人对自然的依赖与敬畏,是鲜活美食维系的深切情感,是以家族、师徒为单位的承载形式,也是最平实质朴的生活期许与处世之道。"路菜"是先人保存食物的智慧,进而被演化成标志性的中国美食。舌尖2分集《脚步》,我们跟随那些奔波在路上的人们,品尝辛劳与汗水中的苦辣酸甜,从人类最初的味觉体验"甜"出发,我们接触了首道美食"酥油蜂蜜",树顶取蜜的过程艰险却让人蠢蠢欲动,这是兄弟、父子间情感的交流、技术传承,更是对自然造物者的敬畏与依赖。鲜活美食维系的感情,存在于父子兄弟间、夫妻间、祖孙间、友人间。《脚步》中,蜂农的妻子抹着眼泪抱怨嫁给丈夫后"风餐露宿",但一路上美食成了夫妻情感最夯实的粘结剂,豆花、腊肠,让夫妻俩在一天的劳累后能畅快享受生活,蜂农大呼"巴适",心甘情愿"粑耳朵"("粑耳朵"是四川原生态土话,意思是顺着老婆听老婆话)。中国人的三餐蕴藏着人生的五味杂陈与酸甜苦辣,食物与人的每次携手,都呈现中国人的相聚别离背后藏匿着的深切情感。舌尖2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幅员辽阔的中国,隐秘在人们视线之外的鲜活民间美食,更能走进一户户平凡人家,与他们一同品味日常生活的各种滋味。古人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在每日的煎炒烹煮中,蕴藏着中国人最平实质朴的生活期许与处世之道。

  《红楼梦》在对美食的叙写里,就显露了这种以食物"味觉"体验为轴心的"初民情怀"向往。"红楼宴"中不少人对贾母大观园宴请刘姥姥的那份茄鲞记忆深刻,鸡肉脯子合香菌、各色干果、香油、糟油经繁复烹调工艺做出的茄子,完全没了茄子味,但绝对精细奢华,但贾母送走刘姥姥时嘱咐的却是要些沾着泥土的瓜果。相比茄鲞的繁复做作,贾宝玉大雪天和众姊妹们啖腥割膻,生烤的鲜鹿肉却写得活色生香极具人情味。茄鲞划分出了阶级富贵,而生鹿肉却调动了大观园的美丽青春。平等地享受食物、生活、人情原味,才是"味觉"乡愁最想表达的"初民情怀",也是舌尖2的味觉之旅中随味蕾绽开的人本原味。(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