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纽盘,美元兑日元交投于148.684,涨幅为0.21%。
日元基本面分析
日本7月份的通胀水平依然顽固,大米等食品价格持续飙升令日本央行加息预期再度升温。
8月22日周五,日本政府官方公布数据显示,其7月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3.1%,虽较6月的3.3%有所放缓,但仍高于市场预期的3.0%及日本央行2%的目标。
此次核心通胀数据放缓,主要得益于能源价格的下跌,其7月能源价格同比下降0.3%,是自2024年3月以来的首次下降。
然而,日本的通胀势头依然强劲。一个剔除了生鲜食品和能源价格、被视为能更准确反映潜在通胀趋势的“核心中的核心”指标,7月份的同比增幅为3.4%,与前一个月持平。
数据发布后,市场反应迅速。日本国债收益率应声走高,而反映市场预期的掉期合约显示,交易员认为日本央行在10月底前加息的概率已从一个月前的约42%攀升至51%。
Dai-Ichi Life Research Institute的高级执行经济学家Yoshiki Shinke指出,“仅仅因为核心CPI放缓就断定通胀正在减弱是错误的”,他强调食品价格仍在加速上涨,反映出企业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的意愿。
物价上涨势头不减,大米是"元凶"?
日本大米价格还在持续飙升。数据显示,7月大米价格同比上涨90.7%,虽较6月的100.2%涨幅有所回落,但仍处于极高水平。
这一日本主食价格的暴涨在全国引发强烈不满。创纪录的高温天气威胁作物产量,可能导致新的供应短缺,令价格回落希望破灭。
大米价格上涨的连锁反应明显。加工食品价格同比上涨8.3%,创2023年9月以来最快增速。服务业价格涨幅维持在1.5%,与前月持平。
ING经济学家分析称,不断上涨的租金和飙升的米价正在传导至加工食品和外出就餐的价格。另据Teikoku Databank的一份报告,预计8月份日本主要食品和饮料公司将对1010种商品进行提价。持续的生活成本压力也给日本首相石破茂的政府带来了显著的政治压力。
有意思的是,关于大米对CPI的推动作用,网友看法不一。有网友表示,大米在日本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篮子中的权重仅为0.6%左右,拉动效果不到1%。但也有观点认为,大米成倍大涨的价格,0.6%的拉动效应也是巨大的。
加息预期升温
在通胀数据和强劲的经济增长数据支持下,市场对日本央行加息的预期正迅速升温。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经济已连续五个季度实现增长。
多位经济学家认为,加息窗口正在临近。Capital Economics的资深经济学家Abhijit Surya在一份报告中写道,经济表现良好,加上与关税相关的不确定性减弱,“日本央行应该对很快恢复政策正常化感到放心”,并认为10月加息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彭博经济学家Taro Kimura也表示,数据支持日本央行采取“渐进的加息路径”。尽管植田和男此前一再保证央行没有“落后于曲线”,但包括美国财政部长Scott Bessent在内的市场人士已公开表示,日本央行在应对通胀方面行动迟缓。目前,市场普遍预计日本央行在9月的会议上将按兵不动,但10月的会议正成为各方关注的关键节点。
这一系列动态正值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准备出席全球央行年会之际,投资者将密切关注其任何关于未来政策路径的表态。
不过,Zerohedge讽刺道,“日本央行迟早会意识到加息对提高大米产量毫无作用。”
美元/日元技术走势分析
(美元兑日元)在最近的盘中交易中扩大了其涨势,攻击了148.50的关键阻力位,该阻力位是我们在之前的阻力中的目标,在短期基础上的主要看涨趋势占主导地位,并且其交易沿着该轨道的支持性偏向线进行,由于其交易在EMA50上方,正压力持续,另一方面,我们注意到(RSI)在达到超买水平后出现了负重叠信号,这可能会减少即将到来的涨势。
(亚汇网编辑:冰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