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行情数据:指数承压震荡,结构性机会凸显
11月11日科创板呈现“指数弱震荡、个股强分化”的格局,受市场风格切换与外部流动性扰动影响,主要指数全天低位徘徊。截至收盘,科创50指数报1100.74点,下跌0.40%,振幅达1.58%,总成交额123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缩量8.2%,反映资金观望情绪升温。
细分指数表现分化:聚焦硬科技龙头的科创100指数微跌0.23%,而覆盖更广的科创综指受小盘股拖累下跌0.57%。从个股涨跌分布看,剔除5只停牌个股后,580只交易个股中仅186只上涨,394只下跌,涨跌幅超5%的个股分别有32只和47只,高价股群体(股价超50元)平均跌幅达1.2%,低价股则呈现结构性活跃特征。
二、板块轮动:半导体逆势领涨,能源链承压回调
(一)领涨主线:半导体产业链爆发
与券商此前强调的“硬科技主线未终结”观点形成呼应,半导体板块成为今日科创板核心亮点。神工股份(688233)、华盛锂电(688353)双双收获20%涨停,普冉股份(688766)大涨13.47%,主力资金净流入2.14亿元居首。驱动逻辑主要有三:一是存储芯片价格触底回升信号显现,行业库存周期迎来拐点;二是“十五五”科技政策细则落地预期升温,半导体设备与材料领域获资金提前布局;三是原油价格下跌缓解电子化学品原材料成本压力,增厚行业盈利空间。
(二)调整板块:能源与AI赛道遇冷
受国际油价跌破60美元关口拖累,科创板新能源产业链承压回调,天合光能(688599)虽获1.5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但仍收平微跌0.09%,反映资金分歧加剧。AI算力板块延续调整态势,中芯国际(688981)下跌1.72%,主力资金净流出6.99亿元,成为拖累指数的主要力量,核心原因在于板块拥挤度尚未完全释放,部分资金转向低估值价值领域。
三、资金动向:主力分歧加剧,ETF逆势吸金
(一)场内资金:净流出格局下现结构性流入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314.27亿元,科创板同步净流出57.43亿元,但资金流向呈现显著分化。248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其中8只个股净流入超亿元,仕佳光子(688313)、沪硅产业(688126)等半导体标的均在列。连续流入数据显示,中钢洛耐已实现13个交易日资金连续净流入,反映部分细分赛道获长线资金坚定持有。
(二)被动资金:ETF成布局重要渠道
尽管指数震荡,但科创板50ETF(588080)延续吸金态势,截至11月11日已连续4日获资金净流入,合计超5亿元。该ETF跟踪的科创50指数中半导体行业占比超六成,低成本优势(综合费率0.2%)使其成为把握科技成长机遇的核心工具,资金逆势布局凸显长期配置价值。
四、行情驱动逻辑:多空因素交织下的结构博弈
(一)支撑因素:政策与估值形成双重托底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科创板设立七周年之际,上市公司总市值逼近10万亿元,379家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录,上交所通过分层准入机制与技术价值量化标准加大对硬科技企业的支持,制度优势持续凸显。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当前科创50指数动态PE约42倍,较创业板指折价15%,低于近三年均值5%,在美联储长期降息预期下,具备估值修复基础。
(二)压制因素:外部扰动与风格切换冲击
美元韧性压制风险偏好:美元指数站稳105关口,美联储12月降息概率下降至66.9%,以美元计价的科创板块海外资金流入节奏放缓。
市场风格切换影响:年底调仓窗口开启,部分资金从高估值成长股转向金融、消费等低估值板块,导致科创板高持仓赛道面临资金分流压力。
五、后市展望与关注焦点
短期来看,科创50指数在1100点附近形成临时支撑,若能守住该点位,有望开启震荡反弹;若跌破则可能下探1080点区间。操作上建议把握结构性机会:一是半导体产业链中的设备(中微公司)、材料(沪硅产业)龙头;二是新能源领域中估值回落至合理区间的细分龙头;三是政策敏感型的量子科技(国盾量子)等主题标的。
需重点关注三大信号:11月30日OPEC+会议对油价的影响、美国CPI数据发布后的美联储政策动向、科创板成长层分层结果落地进度。总体而言,当前科创板处于“短期震荡整固、长期价值凸显”的阶段,投资者可借指数调整之机,沿政策主线布局优质标的。
(亚汇网编辑:章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