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行情速递:指数放量冲高,普涨格局凸显
10月21日科创板呈现“全面走强”态势,科创50指数高开高走,收盘大涨2.22%报1085.67点,显著跑赢上证综指(+0.2%)与创业板指(+0.69%)。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科创板全日成交额突破2900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量约300亿元,加权平均换手率升至3.09%,134只个股换手率超5%,反映资金入场积极性高涨。
个股表现上,普涨特征显著:576只科创板个股中494只实现上涨,占比达85.76%。其中,东芯股份以19.98%的涨幅领涨,信安世纪、晶合集成分别上涨13.05%、8.46%,另有12只个股涨幅超10%,半导体、人工智能等硬科技赛道成上涨主力。板块内仅82只个股下跌,跌幅普遍在3%以内,市场抛压温和。
二、资金动向:大宗交易活跃,主力聚焦科技主线
(一)大宗交易与主力资金共振
当日12只科创板个股发生30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额1.79亿元,成交量1447.14万股。东威科技以5299.64万元成交额居首,涉及13笔交易,机构买入金额达880.62万元,显示机构对该标的关注度提升。主力资金流向分化,7只大宗交易个股获资金净流入,晶合集成、东芯股份净流入额分别达1.07亿元、7749.48万元,而汇成股份、科思科技净流出超1300万元。
(二)ETF成资金配置核心渠道
科技类ETF迎来资金大举加仓,科创成长ETF(588110)单日涨幅达8.42%,科创50ETF(588000)成交额突破200亿元,科创芯片ETF(588200)成交额达178亿元,半导体、集成电路相关ETF普遍上涨超4%,反映散户与机构通过指数工具布局硬科技的趋势明显。
三、上涨核心逻辑:业绩与政策双轮驱动?
(一)三季报盈利韧性凸显
科创板三季报披露进入高峰期,硬科技企业盈利表现亮眼。寒武纪前三季度营收46.07亿元,净利润16.04亿元,实现规模与盈利双增长;萤石网络营收42.93亿元,净利润4.22亿元,展现AIoT赛道高景气度;鼎通科技、联芸科技等细分龙头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业绩确定性支撑股价上行。
(二)政策聚焦新质生产力
监管层持续加码硬科技支持,新质生产力成为政策核心抓手。长城证券指出,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创板作为硬科技企业聚集地直接受益。半导体、人工智能等赛道获产业政策密集扶持,国产替代与技术突破加速,推动板块估值修复。
(三)市场风格向科技切换
A股成交额突破2.2万亿元,资金从传统周期板块向科技领域迁移。半导体板块单日涨幅超3%,芯片产业指数涨逾7%,上海贝岭、晶华微等多股涨停,反映市场对高景气科技赛道的共识强化,科创板作为科技资产核心载体,成为资金配置重点。
四、热门赛道与标的解析
(一)半导体产业链
板块全天领涨,晶合集成(+8.46%)、东芯股份(+19.98%)表现突出。晶合集成作为晶圆制造龙头,受益于国内芯片产能扩张,主力资金净流入1.07亿元;东芯股份在存储芯片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三季报业绩预增带动股价涨停,叠加大宗交易零折价成交,显示资金对其长期价值认可。
(二)人工智能与算力
寒武纪(688256)凭借AI芯片业务高增长,股价年内累计涨幅超60%,前三季度净利润16.04亿元,成为板块盈利标杆;联芸科技(688449)聚焦存储控制芯片,净利润9.01亿元,受益于数据中心算力建设需求爆发,股价单日上涨6.2%。
(三)高端制造
东威科技(688700)虽大宗交易折价12.18%,但机构逆势买入880.62万元,其PCB电镀设备技术领先,下游半导体与新能源需求旺盛,三季报营收预增30%以上,成为制造板块焦点标的。
五、后市展望与风险提示
(一)机构观点与趋势预判
多数机构认为科创板结构性行情将延续。长城证券强调,新质生产力赛道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叠加三季报盈利验证,板块估值仍有修复空间;国金证券指出,资金向科技领域集中的趋势明确,科创板硬科技龙头有望持续领跑。技术面看,科创50指数突破21日移动平均线,成交量同步放大,多头趋势初显。
(二)核心风险
业绩分化风险:芳源股份、秦川物联等个股三季报亏损,或引发局部估值调整;
大宗交易折价压力:芯联集成、科思科技折价率超13%,短期或对股价形成压制;
市场情绪波动:若两市成交额萎缩,科技板块轮动加快可能导致短期回调。
总体来看,10月21日科创板在业绩与政策双重驱动下强势上涨,硬科技赛道成市场核心主线。后续需重点关注三季报披露进度与政策落地节奏,聚焦半导体、AI算力等高景气赛道的绩优标的,同时警惕业绩不及预期与资金短期撤离风险。
(亚汇网编辑: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