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信建投:未来几年储能有望复刻渗透率及需求加速增长的历史故事
中信建投表示,复盘光伏、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的历史,可以看到市场化因素推动的行业经济性拐点出现后,需求及渗透率的提升速度往往是非线性的,该机构判断储能行业正处于同样的产业拐点之上。过去2年,随着电芯成本断崖式下降以及技术进步带动降本,储能系统成本已大幅降低。而收益端国内受益于峰谷价差拉大、容量电价&补偿政策出台,IRR明显提升。海外从2024年开始,经济性和能源转型的迫切需求驱动储能已呈现全面开花的状态,该机构判断未来几年储能有望复刻渗透率及需求加速增长的历史故事,并带动锂电产业链供需大幅改善。核心看好集成、电池锂电材料,逆变器等各环节龙头。
二、华泰证券:双节重叠带动文旅消费及出行数据向好
华泰证券表示,据商务部数据,国庆中秋假期前4天(10.1-10.4)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增3.3%,保持稳健增长。双节重叠+拼假潮催化出行意愿,交运部数据显示25年国庆中秋假期(10.1-10.8)日均跨区域人员达3.04亿人次/同比+6.2%/环比五一+3.7%,高基数下仍有增长。小城文旅、文化体验等多元化娱乐愈发出圈。商品消费领域,各地促消费政策、国补持续提振消费并推动品类升级,绿色健康、智能化品类增速领先,“悦己+体验”等情绪消费需求高涨,引领品类创新及服务迭代。该机构看好消费行业的结构性机会,建议关注情绪消费、国货崛起、AI+消费等方向的投资机遇。
三、交银国际:10月起医药行业催化剂增多 行情有望重启
交银国际发布医药行业周报,9月以来,内资通过港股通持有医药股的比例持续增加,而外资持仓则从年中开始略有回落,但内外资加大创新药布局的大方向不变。本周(2025/10/1-10/8)港股通休市,港股市场上外资持续加仓长期潜力大、当前性价比较高的创新药标的,包括药明巨诺、四环医药和和铂医药;同时亦加仓服务类标的,包括潜在受益于降息的CXO企业和“AI+医疗”概念相关标的,重点布局医渡科技和晶泰控股。
四、中信证券:超硬材料出口管制利好行业整合 看好板块交易性投资机会
中信证券表示,根据中国新闻网,中国商务部、中国海关总署9日联合发布公告,对超硬材料、稀土设备和原辅料、钬等5种中重稀土、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当日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上述公告将于11月8日正式实施,对于合法合规的出口申请,中方将在审查后予以许可。与2024年8月15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对于超硬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相比较,此次出口管制的范围由技术、设备扩展到直接应用于终端的材料和制品,可能对海外下游客户和国内生产商产生显著的影响。
五、中国银河证券:全球巨头密集加码AI 产业进入价值兑现期
中国银河证券表示,人工智能板块指数(884201.W1)9月涨跌幅12.04%,9月人工智能板块成交额为26655.8亿元,同比+526.74%,环比+5.22%。该机构认为,9月市场以及人工智能板块开启区间震荡行情,伴随9月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基准利率区间由此前的4.25%-4.5%下调至4%-4.25%,美联储如期重启降息对全球市场利好,全球流动性改善有望推动资本流向新兴市场,虽然中国基准利率维持较低水平,但仍有一定宽松空间。此外海外及国内巨头算力军备竞赛进入白热化,算力基础设施等高景气度赛道打开盈利空间,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六、招商证券国际:吉利汽车(00175)回购计划显信心 目标价32港元
招商证券国际发布研报称,吉利汽车(00175)推23亿港元回购计划,彰显其长期发展信心,传递价值低估信号。同时,集团亦推股权激励计划,利好释放集团内部管理效能,配合战略执行落地。该行维持吉利汽车目标价32港元及“增持”评级,预计三季报验证业绩后有望推动集团第四季跑赢行业。报告表示,吉利汽车9月销量强劲,其批发量年增35%至27.3万辆,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批发量年增81.3%至16.5万辆,增速远超同业。该行预计,集团新品有望超额完成年销量。
(亚汇网编辑: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