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泰国际:港股大盘还未至于极端亢奋
中泰国际表示,恒生指数自5月初以来,延续震荡上行的慢牛走势,8月底一度接近26000关口。参考2015年以来港股大盘数次脉冲式上行,包括2015年4月、2018年1月、2019年4月、2021年2月、2023年1月以及2024年10月,以当期恒生指数顶点位置的预测PE、预测股息率、以美债利率计价的风险溢价、以70%美债利率和30%中债利率计价的加权风险溢价,根据当前恒生指数未来12个月EPS预测和股息计算,对应恒生指数顶部的中位数在25442点,与当前位置相近。然而,考虑到当前南下资金流入迅猛、基本面缓慢修复的特征,与2015年4月及2024年10月较为相似,而并非2018年1月(2017年全球经济上行周期大牛市)、2021年2月(2020年疫情财政扩张)、以及2023年1月(2022年末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基本面预期大幅改善的行情。因此,参考过往升势顶点,预计本轮恒生指数升势顶点或在27000-28000区间。
二、中信证券:高频发射已至 卫星产业拐点在即
中信证券表示,2025年8月27日,工信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有序推动卫星通信业务开放,促进卫星通信产业高质量发展,激发商业航天创新活力,培育打造新质生产力,支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该机构预期在政策统筹加速推进下,卫星产业成本技术瓶颈将得到有效克服,体制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提速。展望后续,卫星通信产业业务准入工作正持续优化,牌照发放工作或将加快推进。国内行业层面,高频发射已至,产业拐点在即。该机构建议关注卫星通信服务提供商、卫星通信运营及服务、卫星制造产业链、地面设备制造等领域的投资机遇。
三、国泰海通:暑运收官在即 估算7-8月航空客流同比增长超3%
国泰海通证券表示,暑运收官在即,该机构估算7-8月航空客流同比增长超3%,客座率同比上升1pct,均再创历史新高;国内含油票价同比下降4-5%,低于该机构先前预期。1)国内供给保持低增。上半年全行业机队规模微增,暑运机队周转同比提升空间有限,且中国民航局严控加班。根据航班管家数据,估算暑运国内客班同比仅增长2%;7月三大航国内ASK同比仅增长3%。2)因私需求较为旺盛。暑运亲子游与文旅展会旺盛,儿童与青年旅客占比明显提升。8月下旬客流仍维持高位,高客座率倒逼裸票价回升并高于2024年同期低基数。3)公商需求意外走弱,致临近收舱票价明显回落。观察此次公商需求回落较为陡峭,推测或为阶段性影响。考虑9月初重大活动及10月重大会议影响,预计9月中下旬公商需求或将明显恢复,建议重点关注11-12月公商务需求恢复持续性。4)旺季大额盈利仍将可期。暑运航油价格同比下降近13%,估算扣油票价同比持平且客流增长,大额盈利可期。
四、华泰证券:部分农牧龙头企业或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华泰证券表示,7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转负、全国生猪出栏体重中枢持续下移,反内卷政策引导的生猪产能去化初见成效,该机构预计年内猪价或平稳运行、低成本公司仍有望实现较好盈利,中期猪价或值得观望;近期白鸡价格有所回暖,期待行业长期亏损可能带动的产能去化持续。值得关注的是,虽然25H1全国生猪、主产区白羽鸡肉均价分别同比下跌了4.24%和6.26%,但头部养殖公司仍凭借优秀的成本管控和/或产品及渠道等优势实现了业绩同比高增;同时,部分农牧龙头企业或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一方面通过成本等优势实现了明显盈利优势、已具备较强的穿越周期的能力,并享有较好的现金流;另一方面新增资本开支已明显收窄,部分优秀龙头2024年资本开支已低于固定资产折旧;且农牧龙头公司对股东回报重视程度有所提升、分红率明显提高,长期分红价值凸显。该行建议持续关注养殖板块,尤其具备低成本/综合盈利优势、分红价值逐步凸显的农牧龙头。
五、天风证券:“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 政策驱动AI产业进入加速周期
天风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在基础层面的部署为产业发展提供了长期制度性保障,有助于缓解当前AI发展中算力不足、数据供给部分质量不高等瓶颈。未来随着基础能力的持续完善,国内AI产业链有望实现规模化扩张与良性循环。
六、汇丰研究维持康哲药业(00867)买入评级 指其上半年业绩胜预期 创新药销售增长前景乐观
汇丰研究发表报告指,随着带量采购的影响减低,康哲药业(00867)上半年业绩表现理想,收入及盈利分别增加11%和3%,胜于该机构预期。该机构上调康哲药业2025至27年的盈测1%至3%,又提到公司股价于年内升幅远远跑赢恒指,可能是由于其创新药销售增长前景乐观,但目前股价以2026年预测市盈率15倍交易,料2025至27的纯利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20%,因此该股仍具吸引力。该机构预计,公司推出的创新药和销量提升将带来其更大上升空间,将目标价由16.1港元调升至16.8港元,维持买入评级,预期公司2025至27年的收入达83亿、100亿和127亿元人民币,利润分别达17亿、20亿和25亿元人民币。
(亚汇网编辑: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