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行情
A股三大指数今日震荡整理,沪指险守4000点关口。截止收盘,沪指跌0.07%,收报4000.14点;深证成指跌0.36%,收报13240.62点;创业板指跌0.39%,收报3122.03点。沪深两市成交额19450亿,较昨日缩量486亿。
十大劵商
中信证券:年度级别行情基础稳固,三主线应对风格切换
首席策略秦培景指出,当前A股正处于"政策托底+盈利修复"的共振期,尽管短期TMT板块因机构获利了结出现回调,但年度级别上涨行情的基础未变。从历史规律看,2005年以来5次牛市中有4次在四季度出现风格切换,当前资金正从高拥挤度的成长板块向低估值领域迁移。建议采用"核心+卫星"配置策略:核心仓位聚焦半导体设备、AI终端等政策持续加码的科技赛道;卫星仓位布局乳制品、大众餐饮等内需复苏明确的消费细分,以及电子、医疗器械等获并购重组政策支持的领域。同时强调,A股企业全球化布局提速,全球价值链地位抬升将成为后续行情的重要支撑。
中金公司:风险偏好抬升主导行情,关注基本面驱动切换
策略团队李求索表示,2024年A股已探明中期底部,2025年结构性机会将显著增多,11月是布局春季行情的关键窗口期。当前市场风险偏好正从修复转向抬升,美国降息周期开启与国内化债政策落地形成双重利好。行业配置上,一方面推荐锂电池、半导体等兼具政策催化与产业趋势的成长板块;另一方面关注电网设备、白色家电等外需韧性较强的领域,这类标的在全球制造业复苏背景下业绩确定性更高。此外特别提示,港股市场估值已处于历史极端低位,2025年上半年顺周期行业有望率先迎来反转行情,可同步布局。
中信建投:宽松周期提供支撑,资金回流强化底部
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强调,国内货币政策宽松周期才刚刚启动,10月社融增量超预期印证信用环境持续改善,叠加长期资金入市渠道不断拓宽,A股流动性支撑坚实。外部环境方面,美联储12月降息概率升至67%,美元指数走弱助力人民币汇率企稳,将有效引导北向资金回流——11月以来北向资金已累计净流入230亿元,重点加仓金融、消费板块。政策端,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落地与城中村改造提速,将持续夯实经济基本面,为A股上行筑牢基础。操作上建议淡化短期波动,重点配置银行、保险等低估值金融股及新能源基建标的。
华泰证券:哑铃型与大盘成长轮动,把握券商财富管理红利
策略分析师王以判断,当前至2026年上半年,"小盘红利+低估值价值"的哑铃型风格将占据主导;随着2026年下半年库存周期企稳回升,风格有望转向大盘成长。这一判断基于两点逻辑:一是四季度机构调仓需求强烈,主动偏股基金TMT板块持仓超40%,创历史新高,获利了结压力迫切;二是经济弱复苏背景下,兼具防御性与收益性的资产更受资金青睐。券商板块方面,推荐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等头部机构,其财富管理业务在居民资产向权益市场迁移过程中,将持续释放业绩弹性。
国金证券:传统产业景气改善,布局"星星之火"领域
策略团队指出,三季报数据显示,非银金融、钢铁、基础化工等传统行业资本回报已明显改善,但机构配置比例仍处于低位,形成显著的估值与业绩错配。当TMT等前期主线出现景气扰动时,这些被低估的领域将成为市场再均衡的重要方向。从全球视角看,美国AI产业外溢、欧洲财政政策转向、新兴市场产能重建形成共振,将驱动制造业复苏。据此推荐三大方向:铜、铝、锂等上游资源品;工程机械、风电设备等全球产业链优势资本品;以及煤炭、食品饮料等内需回升受益板块。
浙商证券:政策组合拳稳预期,货币先行定方向
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2025年政策将以"针对性组合拳"应对外部风险,延续"货币政策先行、财政政策防风险"的特征。10月央行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11月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追加额度,均体现政策稳增长的决心。这种审慎加码的政策节奏,将为A股提供稳定的市场环境,有效降低波动风险。行业配置上,建议遵循"政策敏感型+业绩确定型"双线布局,重点关注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政策重点支持领域,以及业绩预告超预期的消费龙头。
开源证券:确认牛市第二阶段,科技成长为核心主线
策略首席韦冀星明确提出,当前A股已进入牛市第二阶段,并购重组政策松绑与科技产业创新周期形成"双轮驱动",将持续利好科技成长板块。尽管短期因机构调仓出现回调,但高股息资产的超额收益阶段已过,资金回流科技赛道是长期趋势。从细分领域看,AI算力、半导体材料、工业软件等"卡脖子"环节,以及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赛道,具备长期配置价值。操作上建议逢调整加仓,同时从高股息资产中精选现金流稳定的阶段性机会。
华西证券:立足"新质牛2.0",重视主题投资机会
策略分析师李立峰指出,当前A股正处于"新质生产力驱动的牛市2.0阶段",产业政策与技术突破将是行情核心驱动力。11月市场流动性改善与风险偏好回升,特别利于中小市值标的与主题投资表现。重点推荐三大方向:AI+、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资产;受益于行情升温的券商板块;以及具备估值修复空间的国企改革标的。同时提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临近,可提前布局政策预期强烈的新能源、民生消费等领域。
东吴证券:春季行情或前置,聚焦券商板块弹性
研报明确指出,近年来"春季行情"启动时间已逐步前移至12月,11月成为机构调仓布局的关键节点。从历史数据看,三季度持仓偏离度较高的主线板块,如新能源、医药等,在11月表现往往偏弱,而低估值板块易获资金青睐。当前券商板块具备"持仓低、估值低、催化多"的三重优势:基金持仓比例不足3%,板块PB仅1.2倍,处于历史10%分位;随着市场成交额放大与财富管理业务扩张,业绩向上弹性明确,推荐东方财富、指南针等互联网券商及综合实力突出的头部标的。
华金证券:风格切换概率升级,坚守防御与成长均衡
首席策略邓利军复盘历史发现,牛市中估值高位时年底风格切换概率极大,核心驱动因素包括政策导向、产业趋势变化与机构调仓。当前TMT板块资金拥挤度已达历史极值,而银行、公用事业等防御性板块估值处于安全边际。操作上建议采用"防御+成长"均衡配置:一方面配置高股息的银行、煤炭股抵御波动;另一方面保留半导体、新能源等成长板块的核心仓位,等待调仓结束后的二次上涨机会。同时关注11月下旬公布的CPI、PMI数据,将为后续行情方向提供关键指引。
(亚汇网编辑:章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