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A股周评:三大指数月线5连涨!北证50指数刷新高,创业板指年内暴涨超51%

文 / 书瑶 2025-10-04 18:16:29 来源:亚汇网

   A股市场:9月份,沪指涨0.64%报3882点,今年累涨15.84%;深证成指涨6.54%报13526点,今年累涨29.88%;创业板指涨12.04%报3238点,今年累涨51.2%。9月份,科创50指数涨11.48%创近四年新高,北证50指数冲高回落收跌2.9%一度刷新历史新高。


   板块方面,近20个交易日涨幅前五的板块为:电池涨17.65%、电源金属涨15.49%、半导体涨14.79%、贵金属涨12.9%、风电设备涨11.84%;同期,跌幅前五的板块为:保险跌7.58%、银行跌6.77%、军工跌6.75%、化学制药跌6.39%、白酒跌6.24%。


   个股方面,9月涨幅前五的个股为:三协电机涨686.86%、N云汉涨332.59%、C建发致涨311.21%、世昌股份涨192.39%、首开股份涨181.2%;同期,跌幅前五的个股为:紫天退跌86.13%、*ST东通跌68.68%、*ST高鸿跌63.11%、中环海陆跌43.81%、长城军工跌38.3%。


   六大机构下周策略


   一、开源证券:光伏反内卷持续深化 关注贝塔修复


   自2020年全球碳中和推进及光伏实现平价上网以来,在地方政策激励下产业链大幅扩产,目前硅料至组件各环节名义产能均超1200GW,远超全球装机需求,产能严重过剩。随之价格剧烈波动,硅料从2022年30万元/吨持续下跌,至2025年6月底跌至3.5万元/吨,硅片、电池及组件价格也同步深跌并普遍击穿成本。2025年二季度主产业链上市公司合计扣非净亏损仍超百亿,整体已连续7个季度处于亏损状态,辅材企业虽优于主链,但盈利能力仍然薄弱,全行业资产负债率攀升,财务压力显著,反内卷势在必行。2025年二季度,主产业链各环节仍普遍亏损,专业化企业整体业绩优于一体化企业。电池组件部分企业经营环比改善,但整体仍未摆脱亏损。硅料、硅片环节持续深度亏损,各家企业净利率均超-10%。辅材环节盈利表现优于主链,多数企业实现不亏或微利。各细分领域市占率领先的头部企业,具备更强议价能力和盈利能力。光伏反内卷高层支持、方向明晰,已取得阶段性进展,随着需求侧价格传导机制逐步畅通,以及供给侧硅料收储计划稳步推进,行业供需结构有望迎来实质性改善。


   二、国金证券:捕捉具身智能产业爆发带来的增长红利


   中国养老机器人市场预计到2029年规模突破150亿元,康复机器人占主导地位。人形机器人技术迭代明显加速,以上肢协作能力为核心的技术竞争聚焦于大脑算法与硬件创新。谐波磁场电机、钐铁氮磁材等新技术推动电机功率密度提升和成本优化,为产业链带来变革性机会。特斯拉、Figure等企业预计2025年实现小批量生产,2026年迈向大规模量产。国内以智元机器人为代表的企业表现突出,其产品矩阵覆盖双足、轮式及四足机器人,已获中国移动7800万元订单,并与宁波华翔、均普智能等形成生态合作,凸显出“硬件制造+场景落地”的协同优势。上游高壁垒零部件如六维力传感器、行星滚柱丝杠、灵巧手组件等需求显著提升,其中谐波减速器、轻量化材料(如PEEK)及钐铁氮磁材的应用有效推动性能优化和降本。建议重点关注已进入特斯拉、智元等头部机器人供应链的优质企业。


   三、中信证券:四季度航空行业量价表现或迎拐点 关注淡季布局时机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航空出游需求旺盛,量价或有超预期表现,释放积极信号。民航“反内卷”工作逐步展开,或从托底价、控时刻、代销监管等方面加强监管,有望对行业价格形成支撑,建议关注航司业绩弹性。飞机低引进+发动机维修使得有效供给延续低增长,新订单对行业供给影响或有限,无需过分担忧。四季度行业量价表现或迎拐点,关注淡季布局时机。


   四、天风证券:重点看好AI终端设备产业链机遇


   天风证券研报称,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聚焦供需双侧协同发力,重点看好AI终端设备产业链机遇。文件明确提出加速人工智能终端产品创新,重点释放人工智能手机、电脑、可穿戴设备、智能机器人等新产品消费潜力,并推动智能家电互联互通及智能网联汽车试点,以新供给激发新需求。该政策举措不仅将直接刺激数字消费市场,更将形成“需求牵引供给”的良性循环,带动芯片、传感器等上游产业链升级,为消费电子产业注入新动能。


   五、华泰证券: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发布 行业景气修复可期


   华泰证券表示,9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增强高端化供给、科学调控重大项目建设、做好化肥生产保供等工作举措。我们认为,“方案”对炼油、乙烯、PX、煤制甲醇和现代煤化工等多个细分领域明确新增产能调控等要求,将助力供给优化,考虑25H1以来化学原料及制品行业资本开支增速下行拐点已现,叠加“反内卷”等助力,行业景气有望修复;同时,增强高端化供给引导下,电子/新能源/医疗装备等领域高端化工材料,生物化工、绿氨/绿醇、海水提钾等新兴技术有望加快发展。


   六、光大证券:终端需求扩增 国产替代推进 持续关注半导体材料


   2025年上半年,AI算力、数据中心、智能驾驶等终端需求不断增强,推动全球半导体行业在2024年复苏基础上继续增长,产业链景气度保持高位。美国半导体协会(SIA)数据显示,2025年1-7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约4050亿美元,同比增长20.4%;其中中国大陆市场规模约为1135亿美元,同比增长11.1%。根据WSTS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009亿美元,同比增长11.2%,亚太地区市场规模约为3706亿美元,同比增长9.8%。展望2026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有望进一步增长至7607亿美元,同比增长8.5%,AI已成为驱动产业扩张的关键力量。


   (亚汇网编辑:书瑶)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