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1日,国际原油市场在供应过剩担忧与需求疲软信号的双重打击下,呈现单边下行态势。截至当日22时(北京时间),WTI原油报58.2美元/桶,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34%,创11月以来新低;布伦特原油报62.8美元/桶,跌幅2.04%,盘中一度跌破63美元关口;国内SC原油期货2512合约收于445.3元/桶,跌幅1.79%,持仓量较前一日增加8%,显示空头资金持续入场。晚间行情延续日间弱势,各品种关键支撑位面临考验,以下为具体解析与展望。
一、当日行情核心特征:单边下跌,空头主导市场
当日原油价格呈现“低开低走、持续承压”的特点,早间开盘即跌破60美元心理关口,午后在美国库存数据与OPEC+增产预期的双重利空推动下加速下行。WTI原油日内最高触及59.8美元,最低下探58.0美元,波动幅度达3.0%,远超近期日均波动水平;布伦特原油则从64.1美元跌至62.7美元,失守63美元关键支撑。国内市场方面,SC原油期货受人民币汇率与国际油价联动影响,日内跌幅同步扩大,且成交量放大至近期均值的1.2倍,反映市场看空情绪升温。
从盘口特征来看,每当油价出现小幅反弹时,便会涌现大量主动性卖盘,尤其是在59美元与63美元等整数关口,抛压尤为明显,显示空头主导当前市场格局。而下方支撑力度薄弱,缺乏明显的抄底资金入场,进一步加剧了价格下跌态势。
二、多空因素博弈:利空占据绝对主导
(一)利空因素:库存高企与供应增加成核心压力
供应端的隐性压力集中释放,成为油价下跌的主要推手。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当日凌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14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582万桶,远超市场预期的200万桶,连续两周超预期增长,且库存总量升至2024年以来的较高水平。同时,美国页岩油产量出现回升迹象,11月上半月页岩油日均产量达1230万桶,较10月增长1.6%,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供应过剩的担忧。
OPEC+政策调整预期也对油价形成压制。尽管该组织此前宣布2026年一季度暂停增产,但市场消息显示,沙特与俄罗斯在12月增产幅度上存在分歧,沙特主张维持当前减产规模,而俄罗斯为弥补财政缺口,计划小幅提高原油出口量。这种政策不确定性让投资者对OPEC+的控价能力产生怀疑,导致看涨信心受挫。
需求端疲软信号同样明确。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成品油需求进入季节性低谷,美国汽车协会数据显示,11月上半月美国汽油日均需求量同比下降3.1%,为近三年同期最低;欧洲柴油需求降幅更达4.2%,炼厂开工率持续走低至78%,低于往年同期85%的平均水平。此外,中国11月制造业PMI初值降至49.2,重回荣枯线下方,市场对原油进口需求增长的预期降温,进一步压制油价。
(二)利多因素:地缘风险支撑微弱
当前利多因素仅集中在地缘层面,但对油价的支撑作用有限。美国对俄罗斯两大石油公司的制裁已于11月21日正式生效,理论上可能影响全球原油贸易流向,但市场提前消化该预期,且俄罗斯通过提前调整出口渠道、降低油价等方式规避制裁影响,使得制裁落地后油价未出现预期的反弹行情。此外,中东地区地缘局势相对平稳,未出现影响原油生产与运输的突发风险,地缘溢价持续消退。
三、晚间及后市展望:弱势延续,关注关键支撑与政策信号
晚间行情大概率维持弱势震荡格局,WTI原油需重点关注58.0-58.2美元支撑区间,该位置既是今日盘中低点,也是9月以来上升通道的下沿,若有效跌破,可能进一步下探57.0-57.5美元区间;阻力位则聚焦59.5-60.0美元,此区间是今日下跌过程中的反弹高点,叠加空头主导格局,短期难以突破。布伦特原油支撑位看62.5美元,阻力位关注63.8美元,波动逻辑与WTI原油基本一致。
国内SC原油期货方面,需结合人民币汇率与国际油价综合判断,核心支撑位为442-445元/桶,阻力位看452-455元/桶,操作上建议跟随国际油价趋势,避免逆势抄底。
中长期来看,油价仍面临震荡下行压力。机构预测,若OPEC+12月无法达成更严格的减产协议,2025年底WTI原油可能下探5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或触及60美元/桶关口。但需警惕两大风险变量:一是OPEC+紧急召开会议释放深化减产信号,二是中东地缘局势突发升级。投资者可采取“反弹做空”为主的策略,依托关键阻力位布局空单,同时密切关注11月30日OPEC+部长级会议的政策动向,这将为后续趋势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风险提示:OPEC+政策突发调整、地缘局势升级可能引发油价短期反弹,操作中需设置严格止损,单笔仓位不超过总资金的2%,避免逆势扛单。
(亚汇网编辑:章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