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汇网讯,一瞬间,全球市场哀鸿遍野。一场惊险的游戏后,市场有人欢喜有人愁,中国投资者则已经在一片绿海中淹没。截止日内收盘,深证成指周一收盘下跌7.83%,上证指数收盘下跌8.49%。雪上加霜的是人民币兑美元即期中间价改革以来收盘首破6.40元关口,收创逾四年新低,中间价则七连升刷新逾一周高点。资本外流风险在股市暴跌与人民币暴跌碰头之后越演越烈,不少投资者猜测:中国央行可能要动手了!
人民币日线
早在本轮股市暴跌之前,因为人民币暴跌带来的资本外流压力已经让中国央行干预市场的预期全面升温。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币暴跌后央行未能采取切实的行动是日内股市暴跌的推动因素之一。
因此,中国股市再度出现超预期暴跌,无疑加剧了央行进一步为市场注入流动性的概率。当然也有分析认为,政府和央行的多次就是举动都未能让股市摆脱颓势,而大量释放的流动性是否完成向经济的转化仍然有待证明,央行可能继续采取观望。
从上周发布的中国PMI数据来看,央行年内采取的众多刺激政策尚未在经济复苏中得到体现。本月中旬的人民币大跌将引导投资者关注新的中国贸易数据,以确定偏向宽松的央行政策是否可能够帮助该国摆脱出口萎缩带来的经济困境。
从人民币暴跌到股市风暴,市场对中国经济的观感正在发生改变,即该国极有可能成为新一轮全球性金融风险的源地。此前的人民币暴跌一度诱发投资者对新的亚洲货币战的联想,而日内的中国股市暴跌则已经不是独立事件,而是与全球市场产生了联动。
鉴于中国经济在全球复苏中的重要地位,在股市进一步大跌后,市场观察人士继续押注央行会在本周推出降准行动,这将是自去年11月以来经过多次“降准”及四次降息均未实现增长,也未引导贷款流向所谓的实体经济之后的进一步举措。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可能最晚在本月底或者下月初采取新的行动,涉及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50和基点,并加速向银行注入流动性。其中“定向降准”依然是重要的选择,其意图在于带动小微型私人企业创造更好的环境。
刺激企业活力之外,达成年内经济增长目标也是一个必须考量的因素。已经公布的两个季度的GDP数据喜忧参半,而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表现显然让人担忧。如何去实现今年7%的经济增长目标,贸易因素也自然被搬上桌面。
央行的大手笔已经通过人民币暴跌促成了市场的剧烈调整,有分析认为央行进一步干预市场可能有所顾虑,应该做出央行和政府财政政策彼此配合的选项。
股市之外,美元兑人民币攻克0.6400关口也增加了央行的压力。今日外汇交易中心首次公布人民币兑美元参考汇率,或意在为人民币纳入SDR(特别提款权)计价做准备。此外,央行明天对人民币汇价做出的反应将反映出央行的态度。
在中国内地和港台股市纷纷出现暴跌之后,香港离岸人民币即期周一与在岸人民币之间价差扩至超过700个点,创2011年第四季以来最大差额,交易员认为市场已经露出了恐慌的端倪。
全球汇市方面,因投资者认为全球股市的大幅下跌将进一步阻止美联储在9月加息,美指一度创出两月新低94.10。非美货币方面,投资者抛售高风险资产,大举涌入被视为避险资产的货币,英镑兑美元先抑后扬,一度刷新日高1.5726,欧元和日元成为赢家。
如果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对日内的股市大跌做出回应,则市场对新兴市场波动性风险大增的猜测见更成为现实。(编辑:尚桑,亚汇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