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11月24日),美元/日元上涨156.752,暂报156.729,涨幅0.22%。
市场基本面分析
2025年11月下旬,日本央行政策走向成为全球市场焦点。一方面,核心通胀持续高企与经济指标稳健为政策正常化提供支撑,多位央行委员公开呼吁稳步退出超宽松框架;另一方面,日元汇率跌至10个月低点,汇市干预风险不断累积,与货币政策调整形成复杂博弈。结合最新官员表态、经济数据及市场动态,日本央行正处于“稳通胀”与“防汇率超调”的双重目标平衡期,政策路径逐渐清晰。
一、政策导向:正常化共识增强,利率调整窗口临近
日本央行内部对退出超宽松政策的审慎共识正在形成,核心官员近期密集释放政策调整信号。审议委员小枝淳子11月20日明确表示,当前日本潜在通胀率已接近2%的政策目标,经济指标总体稳健,为利率正常化提供了基础条件。她强调,必须通过稳步推进利率正常化避免金融市场扭曲,即便实际利率负区间略有收窄,当前宽松的金融环境仍足以支撑消费与投资。
这一表态并非孤立信号,央行行长植田和男此前已暗示,可能在2025年12月或2026年1月采取进一步加息行动,而当前0.5%的政策利率水平已维持近一年。市场预期层面,随着核心通胀持续高于目标,机构普遍预测日本央行将在2026年一季度前完成新一轮加息,将政策利率上调至0.75%,逐步摆脱长期负利率环境。
在资产负债表管理方面,小枝淳子提出明确路径,主张从资产和负债两方面规划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最佳规模与结构,并以“可预测的方式稳步推进缩表”。这标志着日本央行的政策调整已从单一利率工具,扩展至更全面的货币政策框架优化。
二、经济与通胀:核心CPI连涨49个月,薪资增长成关键变量
通胀数据为政策调整提供核心支撑。日本总务省10月24日数据显示,9月去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CPI同比上升2.9%,已连续49个月同比上升,显著高于央行2%的目标水平。尽管食品价格上涨等供给侧因素贡献较大,但小枝淳子指出,过去几年通胀预期的稳步上升,表明物价上涨已具备一定持续性。
劳动力市场的紧张态势进一步强化了通胀韧性。当前日本产出缺口约为0%,失业率维持在历史低位,劳动力供需失衡推动薪资水平逐步上升。小枝淳子特别强调,除传统“春斗”工资谈判外,最低工资上调、冬季奖金增长及跳槽带来的薪资提升,都是判断工资增长可持续性的重要维度。薪资-物价螺旋上升的初步形成,为央行退出超宽松政策打消了“通缩回潮”的顾虑。
经济基本面则呈现“稳中有忧”特征。国内消费与投资保持稳健,但美国关税政策等外部风险对出口构成潜在压力。不过小枝淳子认为,当前经济活动与物价的整体风险趋于平衡,无需因短期波动推迟政策调整进程。
美元/日元技术走势分析
(美元/日元) 在上一轮盘中交易中上涨,此前经历了一段下行过程,以寻找上升的低点,从而帮助其获得所需的看涨动能以实现复苏。其交易价格继续高于EMA50,显示出动态支撑的延续,增强了其在短期内复苏的可能性。特别是在短期内顺应主要看涨趋势的移动方向,以及在相对强弱指标上出现正向背离的初期迹象,此前已经达到明显的超卖水平。随着这些积极信号的出现,表明进入了新的看涨动能阶段。
支撑位:156.44 156.47 156.53
阻力位:156.62 156.65 156.71
(亚汇网编辑:章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