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盘点:2025年美元走势回顾及2026年美元最新走势预测

文 / 慧雅 2025-11-10 10:11:02 来源:亚汇网

  全球外汇市场的动荡周期

  2025年,全球外汇市场在关税政策扰动与美元汇率剧烈波动中完成了一个完整的波动周期。从年初"特朗普交易"的逆转到二季度"去美元化"浪潮的席卷,再到三季度横盘整理的止跌企稳,美元指数全年呈现"前跌后稳"的显着特征。站在2025年末的时间节点,本文将系统梳理全年美元指数走势的驱动逻辑,并基于宏观经济环境、政策路径演变及市场情绪变化,对2026年美元指数走势进行前瞻性展望。全文约3000字,分为2025年走势复盘、2026年展望框架、人民币汇率联动、风险因素评估四大板块。

  2025年美元指数走势全景复盘:政策扰动与市场情绪的共振

  1、 一季度:政策预期逆转引发高位回落

  2025年一季度,美元指数从高位显着回落,核心驱动因素在于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导致的"特朗普交易"逆转。2024年底特朗普当选后,市场曾预期其将推行激进关税政策推动美元走强,但2025年一季度实际政策推进明显弱于预期。具体表现为:特朗普政府在就职后未能迅速实施大规模关税措施,市场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加剧,导致此前押注"特朗普交易"的投资者纷纷平仓离场。美元指数在此阶段从2024年底的105左右高位回落至102附近,逆转了2024年底选举后的上升行情,形成全年首个显着回调周期。

  2、 二季度:双重冲击下的加速下行

  二季度成为2025年美元指数走势的关键转折点,季度跌幅超10%,创下近年来最大单季跌幅。本轮下跌由两大核心因素驱动:

  超预期"对等关税"政策与中美贸易摩擦升温:美国突然宣布远超预期的"对等关税"政策,要求主要贸易伙伴对美国商品实施等额关税报复。中美围绕对等关税的摩擦显着升级,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和美元资产稳定性的深度担忧。这种担忧直接触发"去美元化"浪潮,全球投资者开始大规模减持美元资产或对冲美元汇率敞口,形成显着的资本流出压力。

  就业数据疲软与降息预期升温:美国就业数据持续疲软,失业率攀升至4.2%,非农就业增长显着放缓。这促使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显着升温,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4.5%降至3.8%,美元指数在此背景下加速下行。

 3、 三季度:横盘整理与跌势暂止

  三季度美元指数走势趋于稳定,形成全年横盘整理阶段。本阶段的核心特征是:

  关税协议达成与"去美元化"进程放缓:美国与欧盟、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达成关税协议,市场对美国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忧虑有所缓解,"去美元化"交易进程明显放缓。

  美联储降息与降息交易短期反转:9月中旬美联储启动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5.5%降至5.25%。降息交易在初期出现短期反转,推动美元指数短暂反弹。

  非美国家政治不确定性上升:法国、日本等国政治不确定性上升,市场缺乏新的主导性交易主题,美元进入横盘整理阶段,暂时止住此前的跌势。

  4、 货币表现分化:拉美高息货币与欧洲货币的相对强势

  从主要货币表现看,全年呈现显着分化格局:

  拉美高息货币表现突出:墨西哥比索和巴西雷亚尔无论在美元下行阶段还是三季度反弹阶段均表现优异。这主要得益于两国相对较高的利率水平,套息收益为做多提供了安全垫。例如,巴西雷亚尔全年升值超8%,墨西哥比索升值超6%。

  欧洲货币强势表现:瑞士法郎、欧元和英镑表现强劲,主要得益于利差收窄和美元资产的汇率保值需求。欧洲央行降息空间小于美联储,市场降低了欧元对美元的空头头寸。

  亚洲货币整体偏弱:亚洲货币表现相对疲软,这与亚洲国家对全球贸易的依赖程度较高有关,同时人民币走势相对稳定也形成了对比效应。

  2026年美元指数展望:中枢下移与跌幅收窄的基准情景

 1、基准情景设定:利差收窄与风险偏好变化成为主线

  2026年,美元指数走势的核心驱动因素将转向利差收窄和风险偏好变化。在基准情景下,美联储降息空间大于其他非美央行,美元波动中枢可能进一步下移。具体表现为:

  美联储降息空间大于非美央行:美国劳动力市场自2025年年中开始放缓,劳动力供需两端承压,促使美联储考虑更宽松的货币政策。2026年美联储主席更迭,特朗普政府可能任命鸽派人选,这或打开市场对激进宽松的预期空间。

  国际货币体系新形势下的下行周期:在国际货币体系新形势下,特朗普政府所牵动的多重力量带动美元进入下行周期。中长期推动"去美元化"的因素可能在2026年继续发酵。

  2、宽松交易阶段性回归:驱动因素与时间节点

  宽松交易可能在2026年阶段性回归,带动美元指数中枢下移。具体驱动因素包括:

  美国经济下行与政府对美联储影响力增加:美国经济在2025年下半年已显露放缓迹象,高关税和高利率对经济的结构性压力持续存在。2025年以来,美国政府通过多种手段对美联储施压,要求其采取更宽松的货币政策。

  美联储主席更迭与鸽派政策预期:2026年美联储主席更迭,特朗普政府选择的新任主席很可能具有鸽派倾向,这将打开市场对货币激进宽松的交易空间。

  宽松交易重启时间节点:宽松交易重启的时间点可能在2025年底或2026年初,这一阶段美国就业市场可能表现偏弱,降息和减税政策尚未对经济产生显着支撑。

    3、结构性风险因素:关税、政治与财政风险

  2026年,关税、政治和财政等结构性风险事件可能阶段性影响非美货币表现:

  美国中期选举与政府换届:美国将进入中期选举季,法国和日本也将迎来新政府,政策不确定性上升。

  关税协议执行与贸易摩擦风险:美国与各国签订的关税协议进入执行阶段,条款细节缺乏可能导致贸易摩擦增加。

  非美经济体政治风险:欧洲和日本等国的政治风险可能对欧元、日元产生阶段性影响。

  人民币汇率联动:美元走势、中美关系与稳汇率政策

  1、核心变量:美元走势与中美经贸关系

  2026年人民币汇率的核心变量在于美元走势及中美经贸关系预期变化。在基准情形下,美元进一步下跌将带动中美利差收敛,支持人民币温和升值。具体表现为:

  美元下跌与利差收敛:美联储降息将缩小中美利差,提升人民币资产的相对吸引力。

  关税风险压力降低: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在关税重压下展现韧性,关税风险对人民币的压力趋于降低。

  出口强劲与市场风险偏好:中国出口增长强劲,上证指数处于近十年高位,市场风险偏好较强,人民币对美国关税风险有所脱敏。

  2、 稳汇率政策的作用

  稳汇率政策可能对人民币汇率节奏产生重要影响。政策工具可能包括:

  外汇市场干预:通过买入或卖出外汇调节供需关系。

  宏观审慎管理:调整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等宏观审慎工具。

  资本流动管理:优化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框架,防范热钱冲击。

  风险因素评估:波动性上升与不确定性管理

  1、波动性上升的主要来源

  2026年外汇市场波动性可能上升,主要风险因素包括:

  关税与贸易摩擦:美国与已签订关税协议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可能增加。

  政治不确定性:美国中期选举、法日政府换届等政治事件可能引发市场情绪波动。

  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美国政府财政政策与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协调问题可能引发市场不确定性。

 2、不确定性管理策略

  面对潜在风险,市场参与者可采取以下策略:

  多元化资产配置:通过分散投资降低单一货币风险。

  对冲工具运用:合理运用外汇远期、期权等衍生工具管理汇率风险。

  政策动向跟踪:密切关注各国政策动向,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2025-2026年美元指数走势的逻辑框架与投资启示

  2025年美元指数在政策扰动与市场情绪中完成了"前跌后稳"的波动周期,2026年将进入中枢下移但跌幅收窄的新阶段。宽松交易回归与结构性风险交织,构成全年汇率波动的主线。人民币汇率将在美元走势与中美关系中寻找平衡,稳汇率政策将继续发挥关键作用。对于投资者而言,理解美元指数走势的驱动逻辑,把握利差收窄与风险偏好变化的主线,同时关注结构性风险因素的扰动,是制定有效投资策略的关键。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外汇市场的波动将提供丰富的投资机会,但也要求投资者具备更强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市场洞察力。

  (亚汇网编辑:慧雅)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