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复杂交织的背景下,原油市场于8月28日再度成为焦点,一系列关键动态深刻影响着油价走势与市场预期。
一、EIA库存数据提振,油价强势反弹
8月28日,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22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大幅减少约300万桶,远超市场预期的100万桶降幅。这一数据发布后,市场反应剧烈,WTI10月原油期货价格一度涨近1.4%,最终收涨1.42%,报64.15美元/桶;布伦特10月原油期货同样表现强劲,收涨1.23%,报68.05美元/桶。此前,美国石油协会(API)的周度报告已暗示原油库存下降趋势,此次EIA数据进一步证实了供应趋紧的现实,为油价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地缘冲突余波未平,供应风险仍存
尽管市场关注焦点在数据层面,但地缘政治因素对原油市场的潜在影响并未消散。俄乌冲突持续发酵,乌克兰对俄罗斯能源基础设施的袭击,使俄罗斯部分炼油厂被迫削减加工量,更多原油流向国际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供应不确定性。同时,中东地区局势依旧紧张,以色列扩大对加沙军事行动,虽暂未直接冲击原油生产设施,但地缘风险溢价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时刻影响着市场参与者的情绪与预期。
三、OPEC+增产计划推进,市场前景存忧
OPEC+此前宣布提前一年结束220万桶/日的减产协议,并计划9月增产54.8万桶/日。这一决策旨在适应市场变化,然而却引发了市场对供应过剩的担忧。高盛最新报告发出警告,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第四季度,全球原油供应过剩将加剧,平均每天过剩供应或达180万桶,导致到2026年底全球库存飙升近8亿桶,届时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可能下跌至每桶50美元出头。OPEC在8月的石油产量大致持平,沙特的减产被伊朗等其他成员的增产所抵消,进一步凸显了OPEC+内部产量调整的复杂性。
四、全球经济放缓,原油需求承压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也给原油需求前景蒙上阴影。美国即将对印度实施50%关税措施,加剧了全球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可能抑制全球经济增长,进而减少原油需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之一,7月原油进口量环比下降4.2%,显示出需求边际减弱。同时,美国炼油厂产能利用率回落至88.4%(低于预期89.0%),汽油需求同比下降2.3%,反映出夏季出行旺季结束后需求的收缩态势。
综合来看,8月28日原油市场在EIA库存数据的短期提振下反弹,但长期仍面临OPEC+增产、地缘政治风险、全球经济放缓等多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后续地缘政治动态、OPEC+实际产量调整以及全球经济数据变化,以把握原油市场的投资机遇与风险。
(亚汇网编辑: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