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亚汇视点】人民币华丽转身 全世界失去了什么

文 / 楠楠 2015-08-14 16:17:18 来源:亚汇网

  引言:一个月前,所有人都在关注A股,再早前的一个月,所有人都在关心希腊局势,而现在,毫无疑问,人们每天早上问的第一件事就是人民币中间价是多少?

  内容导读:

  1、当经济稳定之锚的人民币向市场转身时,全世界都失去了什么

  2、人民币风波浪潮褪去,为何欧元从中坐收渔利

  3、美元重回加息路,美联储一无所知的大麻烦

  4、今日汇市奇葩行情抢先看

  当经济稳定之锚的人民币向市场转身时,全世界都失去了什么

  从8月11日-8月13日,人民币连着贬了三天,从11日的下调1136点到12日的下调1008点,再到13日的下调704点,人民币不断地挑战全世界人民的心理极限。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央妈只是娇羞地说一句:急什么,我8月13日上午10:30分就开新闻发布会和大家解释。于是昨天上午10:30分,中国人民副行长易纲、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张晓慧、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主任邵壮军参加了这次的吹风会,正式就人民币贬值的相关问题给全世界一个交代。

  贬贬更健康

  很多人对本次人民币贬值持有悲观态度,但其实本轮人民币贬值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央行自己也说,这体现着央行致力于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的决心。

  1)为啥非得贬值

  目前官方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与市场汇率之间有一定程度的偏离,并在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的双重作用下累计了大约3%的偏差,这种偏差不可能长期持续,所以央行需要主动下调人民币中间价,加强其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

  2)为啥选在这个时间贬值呢?

  大家还记得前一段时间央行公布的7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吗?按理来说,7月份是传统的货币增长小月,谁知道今年7月的货币信贷量竟然超过了6月份,这意味着啥,意味着人民币本身就有一定的贬值压力。在这个时候,美联储又蹦出来要加息,所以反正贬值都已经众望所归了,就不如大方点现在就顺应时势地贬一贬。

  3)贬值是为了增加出口么?

  很多人都在那里猜:你说央行这次贬值是不是为了刺激出口呀,中国出口都这么弱了,正好通过刺激出口来刺激一下经济增长那根不怎么敏感的神经呀。对于这个猜测,央行只能送你一个傲娇的白眼:人家今年前七个月的货物贸易顺差超过3000亿美元好不啦,貌美如斯,还需要通过"自贬货币"来刺激出口吗?

  在过去大约20年中,人民币一直是全球经济稳定之锚,在其他货币纷纷贬值的形势下,以其自身的岿然不动帮助世界顶住了亚洲和全球金融危机惊涛骇浪的冲击。那个时代眼下看来将成历史。

  1.通缩影响

  人民币贬值将导致利润和出口量从中国的贸易伙伴国向中国转移。短期而言,人民币贬值将会放大全球经济增长所面临的挑战,并使已经丧失一定稳定基础的市场出现更大幅度的波动。20年来,人民币一直以其可预见性著称,现在,这种可预见性没有了。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头号大宗商品和机械进口国,同时也是所有亚洲经济体的定船之锚。

  2.船锚角色

  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出口的大幅下降给了中国本币贬值的充分理由,中国却选择了保持人民币稳定。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中国依然坚决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以为亚洲提供其所急需的稳定之锚。中国因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始终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而赢得了世界广泛赞誉,但是这次,中国未能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类似认可,来自国际层面希望中国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激励因素因此消失了。

  3.价格前景

  中国允许人民币贬值,同时可能也是旨在为人民币最终进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从而获得储备货币地位创造条件。IMF对中国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持欢迎态度,称中国此举不会直接影响正在进行的SDR篮子货币构成评估。

  继中国央行周二大幅下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并表示要让市场发挥更大决定作用后,人民币创下了21年来的最大两日跌幅。从原油到工业金属,各种大宗商品价格随之大幅下挫。

  人民币风波浪潮褪去,为何欧元从中坐收渔利

  人民币走势显然引起了新兴市场国家关于货币战争的担忧,周二俄罗斯卢布贬值幅度达到2.3%,周三马来西亚林吉特下跌2%,至1998年以来最低。印尼卢比进一步下跌1.4%,至17年以来新低。与此同时,新加坡元下跌0.6%,新台币下跌1.1%。周三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跌至一个月最低点,欧元兑美元则在中国央行再度下调人民币中间价后涨至一个月新高1.11920。

  彭博新闻社报道称,中国央行连续三日大幅下调中间价引导人民币贬值,促成欧元迎来了今年四月以来最长的上涨周期。欧元兑美元已经连续六日上涨,因为投资者对于人民币的贬值预期使得借入欧元买入人民币的套利交易大幅减少。投资者认为,人民币贬值不利于美联储在未来几个月加息,因而欧元取代美元成为“避难所”。

  中国人民币贬值及新兴市场货币遭抛售令投资者反思,他们开始重新评估是否还应该借入低利率的欧元,然后投资于提供更高回报的其它资产。

  交易商称,本周欧元兑美元及其它主要流动货币走强,利差交易平仓功不可没。利差交易中,投资者卖出欧元等低收益的货币,然后买入人民币或其它新兴市场货币等高收益货币,还有股票等高风险资产。

  欧元走高的原因还包括,投资者解除原先为预防欧元下跌而进行的对冲操作,包括欧元兑新兴市场货币。

  买进欧洲股票以及以欧元作为融资币的外国投资者必须对冲其外汇曝险。分析师表示,鉴于欧元上涨,一些投资者被迫削减对冲头寸。

  欧元涨势会持续吗?

  就人民币贬值事件来看,目前市场紧张情绪有所缓和,该事件不可能对全球市场造成持续影响。

  随着亚洲风险情绪该神,市场焦点可能重新转移至货币政策立场对汇市影响上来,譬如美联储加息对美元的提振作用。

  欧元/美元在过去表现几个交易日是G10货币中最为强劲的货币。但是随着欧元汇率走高,综合欧元区目前通胀水平来看,这可能拖累欧元通胀预期。另外,大宗商品价格保持颓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欧元区通胀下行压力。欧洲央行(ECB)为了提升通胀水平可能采取更多宽松措施来打压欧元汇率。

  但是,欧元最近涨势主要是因为风险规避情绪提振了欧元买盘需求。一旦市场风险偏好改善,欧元可能再度承压下行,毕竟欧洲股市尤其是德国DAX指数不太可能长期承压。

  美元重回加息路,美联储一无所知的大麻烦

  美联储自2008年12月以来一直保持接近于零的利率水平,眼下是其超过九年来首次考虑加息。掌握决策权的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将于当地时间9月16-17日举行会议,市场预计该会议很有可能出台加息决定。

  不过,在俄勒冈经济论坛教授、前美国财政部经济学家Tim Duy看来,美国经济的软着陆已经实现,紧缩的货币政策实际上已经在实施,9月加息将有可能导致美国经济重新陷入衰退。

  美联储官员是否已经为软着陆做好了准备?或者说,他们曾经想过这个问题么?

  Barry Ritholtz在近期一篇关于政策正常化的文章中提到:今天,恐慌已渐成记忆。零利率是应急措施,过去为需要提供“生命支持”的经济打造的美联储政策,为何如今仍然需要?

  假设零利率(或者说低利率)反应了经济增长的新常态,在这种状态下,量化宽松(QE)是美联储的紧急政策措施,而通过结束QE,美联储已经实现了政策正常化。不过货币政策制定者不会认同这样的解读。他们认为,减少并结束买债计划,并不意味着政策紧缩。先不管他们怎么看,在美联储暗示QE的生命周期不长时,实际利率是上升的。

  David Beckworth(前美国财政部经济学家)称,中国是美联储这一货币政策强权者面前的又一受害者。应该注意的是,随着经济进入这种均衡,现在担心通货膨胀和大面积的工资上涨还为时尚早。

  美联储并不这么想,它不认为已经安排好了软着陆,觉得利率还要进一步上调,以缓解通胀压力。事实上,美联储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它将能够把利率调回到与旧常态相当的水平。但是,金融市场参与者的想法与美联储又不在一个频道上。他们认为美联储一向预期的比FOMC与会者预期的低。

  前高盛经济学家Gavyn Davies总结道:最终当然是FOMC而非美联储成员作出政策决定。在上月政策会议之前,FOMC关键成员似乎很有决心宣布9月加息。但是在那之后,FOMC关键成员会把他们的关于均衡利率合适路径的鹰派观点推往多远仍值得商榷。FOMC的麻烦要比其成员想象的要大,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实际上已经紧缩了政策。软着陆可能已经发生,他们只是不知道,或者不愿意承认而已。而这,则是衰退的前奏。

  今日汇市奇葩行情抢先看

  欧元兑澳元

w1.jpg

  奇葩走势分析:欧元/澳元原本突破了上升趋势,但是因为人民币连续贬值带动了澳元贬值导致重拾上涨,随着人民币贬值利空出尽,澳元多头再占主导。在1.53附近遭打压连续两日收录十字星之后,欧元/澳元危机已经到来,1.51是欧元/澳元的重要支撑位,一旦价格突破该位置可空单入场,目标位M头颈线位附近。

  英镑

w2.jpg

  奇葩走势分析:英镑就是个奇葩货币,央行行长整日嚷嚷加息,数据却不给力,市场也对强势英镑不买账了。近一个月来英镑陷入了横盘整理,先后形成了M头和W底。从图上看如果价格重拾1.565那就打开上涨空间可以多单入场,如果价格下破1.56那么或将再形成M头可以空单入场。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