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美联储官员重要讲话汇总(2025年11月12日)

文 / 章天 2025-11-12 17:33:44 来源:亚汇网

   2025年11月12日,美联储多位官员通过公开活动发表言论,核心聚焦12月货币政策路径、经济前景预判及政策制定逻辑。尽管当日部分官员讲话未直接触及货币政策,但结合11月10日至11日的密集表态,美联储内部“鸽派”与“谨慎派”的分歧进一步凸显,直接影响市场对降息预期的定价。本报告将按讲话时间与政策立场分类梳理核心观点,并解读其市场影响。

  

   一、11月12日核心讲话:部分官员聚焦非货币政策议题

  

   当日美联储官员公开活动中,仅有美联储理事巴尔发表公开讲话,但其内容未涉及货币政策及经济前景相关讨论,主要聚焦金融领域的技术革新议题。

  

   美联储理事巴尔:于新加坡出席金融科技论坛时,围绕“人工智能在金融风险防控中的应用”发表观点,强调美联储需提前构建AI技术的监管框架,以平衡金融创新与系统性风险防控。讲话全程未提及当前利率水平、通胀走势及12月议息会议安排,对短期市场情绪未产生直接影响。

  

   二、近期密集表态:12月降息分歧成核心焦点(11月10日-11日)

  

   尽管11月12日货币政策相关言论有限,但11月10日至11日,美联储副主席及多位地区联储主席的密集讲话,已清晰呈现内部政策立场的分化,成为当前市场关注的核心。

  

   1.鸽派代表:主张12月大幅降息,警惕经济动能衰减

  

   以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为代表的鸽派官员,持续呼吁加快降息步伐,认为当前政策收紧的滞后效应可能抑制经济复苏。

  

   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11月11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态,为防止经济动能进一步衰减,美联储应在12月议息会议中“至少降息25个基点,50个基点更为合适”。他强调,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存在12至18个月的时滞,当前政策制定需“向前看”,而非仅依据已公布的数据。米兰指出,现有数据已显示通胀与劳动力市场均出现放缓迹象,若停止放松政策将是“过于短视”的决定。值得注意的是,米兰在9月及10月议息会议中均因反对25个基点的小幅降息而投下反对票,此次进一步强化“大幅降息”立场,且明确表示“除非后续出现重大数据反转,否则观点不会调整”。此前11月10日的央行圆桌会议中,他已重申“中性政策利率远低于当前水平,应通过一系列50基点降息实现政策回归中性”的观点。

  

   2.谨慎派代表:担忧通胀反弹,反对进一步宽松

  

   以圣路易斯联储主席穆萨莱姆为代表的谨慎派,对进一步降息持怀疑态度,核心担忧在于宽松政策可能导致通胀反弹至目标水平以上。

  

   圣路易斯联储主席穆萨莱姆:11月11日公开讲话中表示,“美联储必须极为谨慎,进一步放松政策的空间有限,否则货币政策将变得过于宽松”。他强调,当前通胀虽有回落,但仍高于2%的长期目标,过度宽松可能逆转此前的通胀控制成果,主张12月议息会议应“按兵不动”,观察更多经济数据后再做决策。这一立场与10月议息会议中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的反对理由一致,均担忧宽松政策的副作用。

  

   3.中立派:政策行动需“更谨慎”,保留灵活空间

  

   美联储副主席杰斐逊及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则呈现中立立场,既认可经济放缓的风险,也强调通胀稳定的重要性,主张政策制定需保持灵活性。

  

   美联储副主席杰斐逊:11月10日表示,鉴于当前利率已降至更接近中性的水平,美联储未来政策行动应“更加谨慎”,需综合评估通胀回落的持续性与经济增长的韧性,避免政策调整过于激进。

  

   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11月11日表态称,工资增速放缓表明劳动力需求正在降温,而关税上调未在广泛层面推升通胀,这为政策调整提供了一定空间,但未明确支持或反对12月降息,仅强调“政策路径需与数据动态匹配”。

  

   三、市场影响与后续关注

  

   当前美联储内部的分歧已直接反映在市场定价中。据芝商所FedWatch工具数据,截至11月12日收盘,市场预计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约为63%,但较10月议息会议后的75%显著下降,反映谨慎派言论对市场预期的压制。

  

   后续需重点关注11月中旬美国CPI数据及12月议息会议前的官员表态。若通胀数据继续回落,可能强化鸽派立场,推动降息预期升温;若通胀出现反弹,则谨慎派声音或进一步占据主导,抑制市场宽松预期。此外,美国政府停摆导致多项经济数据延迟发布,也可能增加美联储政策决策的难度,需警惕数据披露后的市场波动。

  

   (亚汇网编辑:章天)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