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企业无年终奖 网友称年终发南瓜
文 / zhangyi
2015-01-19 14:18:49
来源:亚汇网
年终奖年年有,今年特别怪!江湖传说,今年有发三箱辣条的,有让你自己抓一把钱的,有用麻袋装的……各种传闻让我们心里五味杂陈。国内知名人力资源数据调查机构——众达朴信调研了全国多个行业的6432家企业,最终得出结论:三成企业不发年终奖,参与调查的854家企业中,年终奖最高的发56454元,而最低的只发3568元。
而在全国,77.6%的企业年终奖在5000元以上,其中还有4.1%的土豪企业人均年终奖额度超过3万;金融行业引领各行业年终奖,超五成企业增加了年终奖额度;上海地区年终奖平均值最高,达到8523元,深圳8235元紧随其后,北京7855元排第三位。
从年终奖发放情况来看,2015年全国超八成的企业会发放年终奖;当然面对春节前后这段“跳槽”高峰期,年终奖怎么发,对企业管理而言也是一个很让人搔头的问题。
从年终奖变化幅度来看,40%以上的参与企业年终奖总额增长幅度低于10%,近四分之一的企业增长幅度会在10%~20%之间,仅有不到5%的企业会提高20%。同时依然有20.6%的企业对于年终奖的“诱惑”无动于衷,接近8%的企业通过减少年终奖额度来维持微薄的盈利。
广州42.6%的企业年终奖相比2014年没有增长或者下降,24.5%的企业增长幅度会在10%~20%之间,只有3.3%企业年终奖增幅大于20%。根据调研结果显示:2015年广州三成企业不发年终奖,大部分没有年终奖的职场人表示,春节都过不好了。
从年终奖发放形式来看,全国采用实物奖励的企业有明显降低趋势,国有企业往往倾向于采用此种方式。众达朴信高级合伙人王伯岩说:“年终奖不仅是物质奖励,更是展示企业文化的方式之一,多元化的年终奖形式将成为一种趋势。”
根据众达朴信年终奖调研统计结果发现,大多数企业年终奖发放相当于员工月平均工资的1~2个月,在广州,3.5%的企业发放相当于6个月工资的年终奖,12个月(4.4%)、18个月(2.2%)甚至24个月(0.6%)的年终奖。总体来看,2015年相对于2014年的年终奖发放超过6个月工资的都略有下降。众达朴信进行了企业个体调研发现,发放较多年终奖的大部分是销售/营销类岗位的人员;而行业来看,金融、互联网、汽车行业和航空航天等年终奖发放的月数较多。
2014年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使金融人才市场发生了不小的震动,信托、基金、证券、银行等行业离职率均有不小的增长。与此对应,2015年金融行业年终奖额度增长的企业占比也是各行业最多的,占比达到52.3%。 相比金融、互联网、房地产三大行业,零售百货和餐饮等行业年终奖额度增长的空间相对较小。
互联网金融是2014年最大的黑马,由于向互联网和金融两方挖人,成为新兴的土豪行业。众达朴信通过调研,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平均年终奖已经接近4万(平均年终奖39873元),超过信托/基金/证券行业。
以往稳坐前三甲的房地产行业,以25062元的平均年终奖排行第六。汽车行业(24937元)、建筑设计行业(24201元)和航空航天行业(23002元)特点类似,属于年底较多,平时较少的薪酬发放类型。值得一提的还有传媒广告行业,本年度表现不俗,以平均年终奖21012元跻身前十强。
当人们还沉浸在调侃“年终奖只发三箱辣条”的趣闻之时,却被国内一家人力资源调查机构发布的《2014-2015年企业年终奖特别调研报告》泼了把冷水,此报告一经发出,媒体纷纷转载,网上跟帖纷至沓来,中国经济网记者浏览网友留言发现,部分网友哭诉“我又拖后腿了!”,也有部分网友对报告的真实性发出质疑。
报告称,2015年超过84.3%的企业会发放年终奖,并有71.5%的企业会增加年终奖额度;77.6%的企业年终奖在5千元以上,不发年终奖的企业占比15.7%。近半数企业人均年终奖集中在5001-10000元。
从年终奖发放形式来看,以现金形式发放年终奖成为主流,78.5%的企业采用现金方式,有8.6%的企业采用购物卡的方式奖励员工。然而实际上,关于年终奖,每年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网友“八月的雨010”吐槽道:“我们单位只发东西从不发钱,每次都是两袋大米和一桶油,汗颜啊!”
与“只发东西不发钱”相比,有网友坦言“已经忘记什么是年终奖”,名为故堇的网友心塞道:“什么是年终奖?我已经多年没见了。”
报告显示,互联网金融平均年终奖为39873元,超过信托、基金、证券行业排名第一。**手游、银行、软件分列3~5位。而对此报告部分网友还存在一定的怀疑,他们认为,很多企业2014年的终奖还未发放,调查机构的权威性和报告的真实性也值得怀疑。名为“老杨-V”的网友称:“有多少单位确定了年终奖的金额?数据怎么来的?又是怎么统计计算的?”
众达朴信的《2014~2015年企业年终奖特别调研报告》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们掀起了晒年终奖的网络狂欢。这边厢馒头、辣条、食用油成了年终奖的神代言,那边厢就有深圳企业高调晒出2014年的年终奖是10辆E级奔驰车。
该机构发布的调研报告在网上一出,立即引起网友热议。不少深圳网友大呼“怎么又被平均了,深深地拖了深圳后腿啊!”有网友立即晒出自己年终奖:“2014年的年终奖发下来了,心顿时凉透了!互联网公司,进来两年多了,年终奖3000元,红包200元,说要放假前的最后一天才给!你叫我怎么回家过年!红包都不够。”
奇葩型:辣条馒头 当“好意”奖
该机构的高级合伙人王伯岩表示,“年终奖不仅是物质奖励,更是展示企业文化的方式之一,多元化的年终奖励形式将成为一种趋势。”年终奖的形式到底有多么多元化?看看网友晒出来的年终奖神代言吧。
从事教育培训的小谢自称月薪7000元,2014年收到的年终奖是“辣条2包、食用油一桶、新疆大枣一袋”,小谢苦笑“真不知道我们老板不知道在哪看到的辣条这种土豪食品的”。而孙小姐则是拎了两袋馒头回家,她说:“老板说馒头代表了蒸蒸日上的好意头,就突发奇想给员工一人发了两袋。”
土豪型:奔驰车升级版
除了奇葩的,最豪气的年终奖也在深圳。南山区一家科技公司去年再次购入了10辆奔驰轿车作为2014年度优秀员工年终奖奖品。为什么说是“再次”购入呢?记者了解到,该公司前年的年终奖也是10辆轿车,但是2014年的轿车升级为奔驰E级轿车。据了解,这是一家专门研发无人驾驶直升机飞控系统的科技公司,业内人士称,能挤进全公司前十名的员工,其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一辆奔驰。
秘密型:腾讯奖金秘而不宣
记者了解到,华为的年终奖是四五月份才发,被员工戏称“年中奖”。而腾讯规定了薪酬保密体系,高管和员工都不得擅自透露薪酬和收入。
王伯岩在媒体采访时表示,深圳经济转型快,高科技企业密集,企业经营业绩较好,所以无论是薪酬还是年终奖都比较高,甚至超过广州、北京等城市。
有业内人士认为,年终奖已成员工刚性需求。“为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年终奖多达数万元甚至是10万元,但是普通员工的年终奖可能才是几千元”。南山区一家手游企业高管向记者表示,公司规模不大,但是人员素质较高,流动性小。“年终奖一定要发,让员工过个开心年,开年也能更努力地工作。”
“从某种角度上讲,年终奖已经成为员工的刚性需求。”王伯岩说道,“企业设立年终奖的目的不仅仅是满足这种需求,更是借此激励员工。”36.2%的企业发放年终奖是为了激励员工;24.6%的企业是为了提高员工满意度;还有部分企业是为了提高雇主品牌、使人才得以保留、年底做利润分红等等,当然还有少数企业认为年终奖是大势所趋,不得不发。王伯岩说,同样是过年,有人能吃猪肉,有人只能喝汤,这种落差自然会带来强烈的情感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