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人民币变得越来越“好用”

文 / 小亚 2025-11-10 12:01:14 来源:亚汇网

  跨境贸易和投融资大幅增长,全球吸引力明显提升,支付清算网络逐步完善,在全球金融稳定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人民币已成为我国对外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三大支付货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位列第三。种种迹象表明,人民币国际化的质量和水平迈上了新台阶,人民币正变得越来越“好用”。

  服务实体经济能效增强是“好用”的第一重底气。近年来,我国通过完善政策框架,深化高水平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人民币国际使用的网络效应逐步显现。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35万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合计为6.4万亿元,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的比重为28%,收付金额和占比均处历史最好水平。在汇率弹性增强的背景下,更多企业愿意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以规避汇兑风险,降低财务成本。

  金融市场稳步开放,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发展,是“好用”的第二重底气。目前,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超过10万亿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人民币债券、股票纳入全球主流资产交易指数。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日益深化,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核心枢纽,伦敦、新加坡、迪拜等发展出各具特色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主要离岸市场的人民币存款达1.6万亿元。离岸人民币债券及境外机构发行的熊猫债存量规模约2万亿元。

  眼下,人民币的“朋友圈”正在稳步扩容和深化。从范围看,截至今年9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已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覆盖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主要经济体及众多新兴市场国家。从规模看,本币互换协议总规模约4.5万亿元人民币,为全球提供了稳定的人民币流动性。展望未来,随着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步伐加快,经营主体对人民币使用的内生需求增加,我国将继续为境内外主体持有、使用人民币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首先,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强高质量政策供给,全面清理、优化、整合跨境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政策,优化跨国企业集团资金池相关政策。指导商业银行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将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优质企业名单,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提升人民币资金收付效率。

  其次,深化人民币融资货币功能。继续完善各项人民币融资支持政策和工具,更好发挥央行间货币互换机制支持人民币跨境使用的作用,完善银行跨境同业人民币融资管理,鼓励和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熊猫债。

  再次,进一步推动金融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增强透明度、规则性和可预期性,提升金融市场交易效率和流动性,适当整合投资渠道,吸引更多境外机构有序投资境内市场。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打造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

  最后,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完善跨境人民币流动性供给安排,优化清算行布局,持续加强对清算行的流动性等政策支持。支持境内外各类机构在境外发行、交易人民币资产,常态化发行央票,丰富流动性管理和风险管理工具。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