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国内的热播,互联网上也掀起了一股中华美食风暴。微软必应搜索大数据统计显示,自2014年4月18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开播以来,“舌尖上的中国”迅速登上微软必应搜索排行榜,节目中出现的各种美食也成为搜索热词。但在网友为这场美食风暴欢呼的同时,殊不知自己可能正在慢慢步入某些虚假信息、钓鱼网站的圈套之中。
从《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开始,很多虚假钓鱼网站就已经开始在美食上动了歪脑筋。微软必应搜索为您总结了三大舌尖上的陷阱。
1. 泛滥的垃圾广告:很多网民已经注意到,在国内某些搜索引擎上已经出现许多挂着“舌尖上的中国”名义的网络广告与垃圾广告,以美食的名义骗取用户点击。而这些网站往往都嵌入了各种流氓软件,让用户步步惊心;
2. 手机木马软件:在安卓手机上已经出现了多款冠名”舌尖上的中国“名义的木马应用,以美食应用的名义窃取用户隐私,并为用户添加来源不明快捷方式。很多美食爱好者已经中招,手机遭恶意篡改;
3. 网络购物陷阱:很多吃货看完“舌尖上的中国”后直接杀入电商网站,按图索骥觅食下单。但这也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以特色美食为诱饵使用聊天软件或邮件发送网购钓鱼链接。这些钓鱼网站与真实的电商网站非常相似,消费者几乎很难分辨。
在这里,微软必应搜索提醒各位网友,美食诱惑当前但仍需小心谨慎。特别应避免不加辨别的信任一些国内搜索引擎提供的搜索结果,打开具有安全漏洞和欺诈风险的国内网页。大家应尽可能地使用谷歌或微软必应搜索等具有国际信誉与质量保证的搜索引擎。
同时,不要相信任何通过微博、微信以及聊天软件发布的中奖信息。并在未经微软必应或其他官方渠道认证的电商网站填写帐号、密码、银行卡帐号、密码等信息。并尽量避免即时到帐的方式支付网络购物货款。
希望以上安全提醒能帮助广大网民增强安全与自我保护意识。让安全搜索为广大吃货保驾护航。让“舌尖上的中国”成为所有中国人的美食大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