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避税天堂,开曼群岛、百慕大、英属开曼群岛这些岛国往往成为不少企业注册空壳公司逃税的好去处。如果说这些小岛国自然资源稀缺、人口数量较少、经济基础薄弱、金融信息及税收体制不透明导致税率极低甚至不征税可以理解的话,那为何拥有诸多国际品牌以及享誉全球的UBS且身居内陆的瑞士也会成为避税天堂呢?
除了瑞士自身的高福利低税率之外,还与瑞士实行的银行保密制度分不开。而该银行保密制度的实行更让金融业成为瑞士的支柱产业,也让瑞士成为全球内陆金融中心。据瑞士私人银行家协会今年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瑞士掌握着全球三分之一的私人资产。
某种程度上说,瑞士愿意提供低税率和严密的银行保密制度来吸引资金的流入,这也造就瑞士银行称为全球最信赖的银行。为何瑞士会严格执行银行保密制度呢?银行保密制度又从何而来?
这需要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正是德国法西斯势力肆虐欧洲的时候,由于纳粹政权的武力逼迫,几乎所有德国公民都被迫将其在瑞士银行中的存款转入德国银行,这使得众多瑞士银行几乎出现挤兑风潮。为了避免再次发生这类巨额存款流失事件,瑞士政府于1934年制订了西方第一部关于银行保密制度的法律,规定所有金融从业者,无论是高级管理人员,还是普通雇员,未经存款人的同意,均不得泄露任何与其业务有关的资料。一旦有人违反保密法规定,就将面临罚款6万瑞士法郎甚至入狱6年的处罚。法令还规定,除非存款人涉及刑事案件,在国外被起诉,否则瑞士政府不提供有关其银行账户的情况。
二战期间,由于瑞士特殊的中立国地位,瑞士成为纳粹德国和其他国家进行黄金交易的主要地点,各国纷纷向瑞士央行买卖黄金,以换取硬通货瑞士法郎。瑞士央行则根本不问黄金的来路,一味从中赚取巨额差价。据称,当时纳粹德国的帝国银行90%的黄金交易就通过瑞士央行进行。纳粹通过战争掠夺来的巨额财产,也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瑞士银行。
二战结束前,精明的瑞士人看到纳粹的气数已尽,就冻结了德国的账户。1945年,盟军要求瑞士归还纳粹德国存在瑞士银行中的估计价值5亿多美元的黄金。但是瑞士与盟军方面扯皮,否认纳粹黄金有如此之多。由于随后美苏交恶,冷战随之开始,西方不但需要瑞士严守中立立场,而且需要瑞士帮助进行欧洲战后重建工作,于是在纳粹黄金的问题上不了了之,以接受瑞士大约6000万美元还款而告终。
这一事件是瑞士实行银行保密法之后,瑞士银行在捍卫自己利益上取得的重大胜利,银行保密法也因此成为瑞士银行业延揽外国资产的重要法宝。众多外国政要,甚至是黑帮头目,都将或者正当或者来路不明的资产存在瑞士银行,从而避过本国税务部门的耳目。
就是这样,银行保密制度成就了瑞士的金融业,这也成为瑞士捍卫该制度的历史使命和利益维护。